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园区 >> 成员单位 >> 内容

迁安市北方钢铁物流产业聚集区管理委员会
字号:T|T 2014年05月30日14:05     
迁安市北方钢铁物流产业聚集区位于河北省迁安市西南部,总规划面积28.31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5.1平方公里,现已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2010年9月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首批物流产业聚集区,定位于产业基地型。目前,聚集区已入驻物流企业51家,年货物吞吐量达3000万吨。
一、发挥传统优势,集聚现代优势,强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聚集区所在地沙河驿镇历史悠久,物流底蕴浓厚。民间商贸流通辐射至周边县市及京、津、唐、秦等大部分地区,商贸物流繁荣达百年之久。因此,沙河驿镇自古就有“千年古驿”之美称,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奠定了浓厚的历史、人文和文化积淀。
依托传统优势,发展物流业现代优势更加明显。一是区位优越。聚集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地带,即环渤海“京津两环”战略的前沿地带,也处于国家重点打造的华北物流区和东北物流区的交汇点,按照河北省物流业发展规划,成为河北省“东出西联”物流发展的重要枢纽,物流走廊优势十分明显。二是交通发达。聚集区拥有铁路、公路、港口三重优势。有国内第一条农民铁路专用线、国家二级货物编组站和11条铁路货运专线,货物吞吐能力达3000万吨。京哈高速、102国道、京秦电气化铁路和正在建设的津秦高速客运铁路横跨东西,卑水铁路、卑杨公路、杨柏公路和在建的迁曹高速纵贯南北,形成了“四纵四横”的路网格局。正在建设的迁曹高速与京哈高速、京秦高速第二通道和京承高速相连后,在区内设有出口。同时,近邻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天津港四大港口,铁路、公路相互直达。三是钢铁产业集聚突出。众所周知,迁安钢铁业发达,是中国目前重要的钢材集散地之一,年钢铁物流量在1.8亿吨以上,物流市值超过5000亿元。同时,聚集区正在申报国家级物流聚集区,届时,冀东、冀北地区钢铁等大宗货物也将从这里集散,物流资源十分巨大。四是政策优势。2010年,迁安市立足加快转型,科学提出了“四五”转型攻坚计划,全力打造“三足鼎立、两翼齐飞”的现代产业体系,并把现代物流业作为“三足鼎立”中的重要“一足”,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聚集区发展暂行规定》、《关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使聚集区成为调结构、促转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优质平台。
二、狠抓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奠定快速发展坚实基础
一方面,立足打造产业承接平台,狠抓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累计投资6亿元,对聚集区水、电、路、讯、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配套,起步区达到“七通一平”标准。正在建设的京秦高速迁安支线工程贯穿园区。这些配套工程全部建成后,聚集区产业承载能力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立足打造一流发展环境,我们牢固树立“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意识,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努力打造聚集区环境品牌。把为企业、项目做好服务作为最高要求,按照“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由管委会负责”的服务宗旨,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代办制、领办制、项目分包责任制等制度,全力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努力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
三、坚持科学发展,做到规划先行,确保园区持续健康发展
2007年,开始规划建设钢铁物流产业园区,聘请燕山大学编制了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0年5月,在既有规划的基础上,对照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标准,又聘请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和河北阡陌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聘请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聘请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编制了绿化、路网、供水、给排水等专项规划。邀请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中国现代物流报社社长物流专家宗树明等五位国内知名专家对聚集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论证,并得到了省发改委的批复。按功能布局,将聚集区科学划分成“两轴(杨柏公路、迁曹高速)三片(钢铁物流区片、装备制造物流区片、临港产业物流区片)九区(综合服务中心、原材料仓储运输、钢铁加工配送、钢材组件加工、再制造加工、特种设备组件加工、出口流通加工、保税物流区、生态山林培育区)”,可有效满足各种物流业态的需要。同时,还先后完成了绿化、路网、供水等各专项规划,确保了园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四、借鉴先进经验,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开发建设模式新径
一是创新融资模式。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问题,广辟途径,积极主动与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联系,获得园区道路建设融资的支持;同时,积极探索BT、BOT融资模式,也解决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还通过向上跑办,积极争取省贷款贴息及道路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运作,谋划企业发行债券工作。二是创新土地开发模式。在园区开发建设中,我们确立了“产城融合、镇园一体”的工作思路,围绕依托园区打造产业新城的目标,将园区建设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园区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新型居民社区建设,在有效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同时,对腾出的土地实行集约化管理和合理利用开发,实现了园区和城镇建设的互惠双赢。三是创新物流运营模式。不断加快对传统物流的改造,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探索实施联盟物流,通过多方合作,实现物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以打造超强服务平台为抓手,按照“两化融合”的要求,加快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目前,浙江物产集团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已投入运营,通过虚拟信息网络与实体商贸、物流网络的虚实结合,成为各类商贸、金融、物流、信息资源要素集聚共享的平台,吸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下游骨干企业集中进驻,承接制造业服务外包,实现了物流贸易的网上交易。
五、突出招大引强,强化政策支持,努力实现双方互惠共赢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不断优化环境,积极谋求战略合作伙伴,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迁安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关于加快产业聚集区发展暂行规定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招引项目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目前,国内百强物流企业中铁联合物流、世界500强国内物流龙头企业浙江物产集团、国内百强物流企业天津物产集团等一批国内物流巨头投资项目相继落地、开工建设和投入运营。中铁联合物流与澳门永辉集团、河北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深圳海信达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源永丰五金机电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大型物流项目正在进行洽谈,部分项目已经达成合作意向。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加速度、三年大跨越、五年成规模”的总体思路,突出做好“打基础、抓基建、落项目、重招商、优环境”等五项重点工作,加快聚集区发展步伐,力争到2015年,将园区打造成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的全国钢铁资源配置中心、制造业与物流业联运发展的示范基地、国家级现代钢铁物流产业示范基地及中国北方的“内陆无水港”,形成运输能力和仓储能力3400万吨、钢材加工和货物加工能力1000万吨、年交易量3000万吨、年物流额1500亿元的产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