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全国的专线联盟和平台公司不断涌现,然而,联盟或平台之路并不好走。已经探索了四年的卡行天下,对于网络平台公司有哪些心得和体会?一路走来,要经历哪些必须的过程?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的是卡行总经理钱钰在2014运联峰会的演讲,让我们且听且思且前行。
网络平台公司发展必须要经过三个阶段:联盟阶段、网络阶段和平台的阶段。
联盟阶段
目前全国处于这一阶段的非常多,主要是以专线联盟或区域公司联盟为主。联盟主要由几个志同道合的专线或者区域公司在一起,有的会配置一些主要的线路,确保从一个城市发往全国的线路能够做到基本覆盖。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合作可能会逐步地增多,但并没有呈现出一个网,只是从一个点向全国发散。
在联盟的阶段,成员之间会有简单的运输交易,也就是相互换货、共同销售。比联盟销售更进一步的,就是有信息系统支持的交易,很多联盟做到交易这块都没有问题,但统一到信息系统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因为每一家的操作习惯、使用的系统都不一样,这个就是联盟的阶段。
网络化阶段
在单点线路配置和信息统一完成之后,就会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网络化。
也就是从单点配置到多点的复制,这才是一个网络的基础。上图红色的点是卡行去年建成的区域网络,蓝色的点是今年规划的网络,我们会在网络和网络之间进行并网工作,这是一个工作量相当更大的工作,因为信息系统需要从简单的专线使用,变成可以跨联盟交易,而且通过路由的设置去选择,整个的信息上下游全部打通,这对于信息系统是很大的升级,不要低估了这个工作量,而且应早做部署和准备。在各个区域之间是通过我们的专线成员将其连接起来。
在并网的过程中形成网络,我们做的就是所有的成员使用相同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可以自主地选择在网络里交易的成员,而且跨联盟、跨区域。当一个成员或者一个加盟网点发货的时候,货物的定单是可以跨联盟、跨几家公司协同运作下去,而从客户的角度,却不会感觉到你是跨公司。
并网以后专线还有几个难点,第一个是配送成本和管理,第二个是资金管理,第三个是客户管理。卡行并网成功之后,我们开始实现各地的专线的货到枢纽的共同配送,统一对接一个标准的配送网络,能够把整个成本降低很多。
举个例子,货物到上海要配到浦东,专线自己发一个车,起步200元,但我们通过拼货以后,一车是200元,平摊到里面每家也就是50到80元。
平台的阶段
平台跟网络不一样,平台更多讲究的是生态的环境,从接单开始到装车、发车、在途,我们所有的数据带来的是什么呢?就是时效排名、价格排名、质量排名、服务评价。一个大的平台上积累的数据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到的,客户可以看,上下游平台成员可以看。
平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金融的支持。说到专线的客户,其实并不难,但吃不下客户是因为什么?无非因为,一是你仅能单线运作,二是客户要求应货款结款周期要90天,你抗不住。我们平台的信息系统与工行、中行和银联都可以直接对接,银行根据专线运营的数据以及交易的数据,直接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配置贷款。
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三个:第一个是管控。物流是交接的概念,链路中一家不能按约定执行,整个链路时效就没有办法保障,而我们产品的信息流是整个可以看到的。第二个是交易。我们打造了上下游交易的环节,让大家可以自主地选择,把上下游之间的原本在线下的交易环节,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它透明,有效、及时。第三个是积累数据。有了数据才有基础,才可以对接,没有数据任何金融公司不敢给予贷款。
前面获得带宽以后,可以做更多的产品,可以做更多的交易,积累更多的数据,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卡行的平台还是其他的企业,一定要在这个闭环中间形成良性的循环。这就是我们卡行一路走过来所做的事情。
从区域的联盟,通过信息化的打通,形成一个区域的网络,通过异地的复制,通过信息的收集,形成全国交易的平台。通过对接外部的资源,让我们专线所缺的东西对接到这个平台上来,形成大的生态,这是我们对从联盟到网络到平台一个过程的心路历程,关于这条路,我们也是且学习且摸索。健康的生态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但其优势的体现会越来越明显。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