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园区 >> 政策规划 >> 内容

福建省“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
字号:T|T 2014年05月28日14:02     

节 选

优化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
按照我省功能区定位,统筹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布局,建设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一带、二枢纽、十区域”网状物流空间格局,推动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形成我国重要的东部沿海物流通道和东南沿海物流区域。
一带:建设福建沿海物流发展带。利用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凸显的优势,积极推动福建沿海一线物流率先发展,形成南北两翼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桥头堡、连接台湾的前沿平台。
二枢纽:建设福州大都市区物流枢纽和厦(门)漳(州)泉(州)大都市区物流枢纽。以海港空港、铁路公路枢纽为重点,把福州和厦门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我国重要的港口物流枢纽,加强铁路、公路、机场、水路的有机衔接,加快智能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强化货物多式联运,推进各类交通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协调发展。
十区域:坚持重点突破、整体带动,培育发展环三都澳、闽江口、平潭综合实验区、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龙岩产业集中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的物流业,使之成为跨越发展的新增长点。
——环三都澳。以宁德城市为核心,依托环三都澳产业集中区,建设为机械、船舶、石化、冶金、钢铁等重点产业服务的港口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和煤炭接卸集散中心;依托海西宁德工业区和千万吨级钢铁项目与台湾石化、钢铁产业对接,重点建设石化、钢铁产品等闽台物流枢纽;重点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和城市消费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群。
——闽江口。以福州中心城市为核心,依托闽江口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为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冶金化工等产业集群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依托福州台商投资区、罗源不锈钢产业园、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融侨电子产业园、青口汽车城与台湾汽车产业对接、福清台湾机电园与台湾机电产业对接,重点建设冶金、建材、电子、机械、汽车产品和水产品等闽台物流枢纽;重点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和城市消费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
——平潭综合实验区。推动平潭口岸对外开放,与台湾开辟双向航线,开展货运直航等业务,形成与台湾多点多线、客货并进、海空并举的格局。依托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建设为电子信息、新型医疗器械、船舶(游艇)修造、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产业等产业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以平潭岛为中心,以福清江阴港和长乐空港为两翼,连接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海峡物流走廊。
——湄洲湾。以莆田市为核心,依托湄洲湾北岸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林产加工业等产业集群,新农村建设和城市消费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依托港口、向莆铁路的交通优势,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矿石中转基地、东南沿海最大的木材加工贸易基地、亚太地区具有较大影响的油品储备基地、国家级LNG战略储备基地和湄洲湾大型煤炭中转基地。依托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与台湾木工机械产业对接,泉港、泉惠石化园区与台湾石化产业对接,重点建设木工机械产品、石化、农产品等闽台物流枢纽。
——泉州湾。以泉州市为核心,依托湄洲湾南岸、泉州湾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为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农村建设和城市消费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依托泉州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易中心、装备制造产业园、休闲食品产业园、建陶及水暖器材产业园、泉州造船基地与台湾船舶产业对接、南安光伏产业基地与台湾光伏产业对接,重点建设光电、新材料、食品、轻纺、装备、农产品等闽台物流枢纽。
——厦门湾。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以漳州为发展翼,依托厦门湾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等产业集群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基地及各类物流配送中心;依托厦门台商投资区、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与台湾光电产业、厦门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与台湾汽车产业零部件、龙海经济开发区、漳州招商局经济开发区与台湾金属及农副产业的对接,重点建设制造业、服务外包等闽台物流枢纽;重点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和城市消费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等保税物流设施群。
——古雷—南太武新区。以东山湾临港产业集中和南太武新区为龙头,以海岸沿线及港区后方陆域为依托,依托古雷半岛重点发展区域形成的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新产业等产业集群、新农村建设和城市消费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依托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古雷石化产业基地、光伏玻璃及新材料产业基地与台湾石化、光电产业对接,重点建设石化、消费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光电电子、节能环保新材料、农产品等闽台物流枢纽;依托物流基础设施,扩大向内地经济发展区以及周边经济协作区的辐射能力。
——武夷新区。以南平市为核心,依托武夷新区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为食品加工、轻工纺织、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工业设计、农产品等产业集群、新农村建设和城市消费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依托南平农林产业与台湾农业对接,重点建设农林产品等闽台物流枢纽。
——三明生态工贸区。以三明市为核心,围绕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重点建设为冶金机械、装备制造、纺织化工、林产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新农村建设和城市消费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依托金属及深加工产业园、机械装备产业园、永安汽车城、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三明台商投资区、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重点建设汽车、农林产品等闽台物流枢纽。
——龙岩产业集中区。以龙岩市为核心,依托龙岩产业集中区,重点建设为装备制造业、钢铁和有色金属、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新农村建设和城市消费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配送中心群;依托龙岩工程机械及专用设备产业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上杭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园,重点建设机械设备、汽车、铜产品等闽台物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