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园区 >> 政策规划 >> 内容

湖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字号:T|T 2014年05月28日14:01     
节  选
空间布局与功能配置
“十二五”时期,全省将着力构建物流圈(带)——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园区——专业化物流中心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物流圈(带)包括以武汉为核心,辐射武汉城市圈及周边地区的武汉(城市圈)物流圈;依托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支撑,辐射湖北西部及周边地区的鄂西物流圈;依托长江经济带,辐射带动长江沿岸及周边地区的长江物流带。物流节点城市围绕全省“一主两副”规划布局,武汉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襄阳、宜昌规划为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其他14个市(州)规划为重点物流节点城市。
(一)武汉(城市圈)物流圈。
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的区位、交通、经济优势,以武汉为核心,依托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孝感、鄂州、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重点物流节点城市,建设以服务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点-轴”式区域物流网络体系。重点服务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和基础设施平台,合理布局物流节点和物流网络,积极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加快形成物流产业集群,满足城市圈内物流需求。以武汉物流圈为中心,依托长江航道,沪蓉、京珠、福银高速公路,京广、京九铁路和武汉天河机场,对内连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外辐射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南等省份,将武汉物流圈打造成为服务中部地区产业链和连接区域间货物中转的物流枢纽区域,形成辐射国内乃至国际的现代物流中心。
——武汉市。进一步发挥和提升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功能,围绕服务武汉市及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业、商贸、旅游等产业,完善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推进铁、水、公、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加快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建设全国物流产业示范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保税物流基地。重点建设东西湖保税物流园、武汉新港阳逻物流园、武汉天河空港物流园、东湖开发区物流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等物流园区。
专栏2:武汉物流圈其他物流节点城市
——黄石市。服务冶金、建材、新能源、煤炭、农产品加工、食品及旅游等产业,重点建设黄石新港物流园区、花湖综合物流园区和罗桥综合物流园区。
——孝感市。服务农业、工业相关支柱产业、有机化工和商贸等产业,重点建设华中锦龙物流园、临空经济区凤凰物流园、云梦城北物流园和汉川金鼓城中部家居产业物流园。
——鄂州市。服务现代农业、机械、医药化工、建材、食品加工、服装业等产业,重点建设鄂东综合物流园区、三江港口物流园区、鄂州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和葛店高新物流园区。
——黄冈市。服务农业、农林产品加工、造船、钢构、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电子等重点产业集群,重点建设黄冈楚江物流产业园和黄梅中部物流园。
——咸宁市。服务特色农业、电力、纺织、森工、机电、汽配、冶金、建材等产业,重点建设咸宁经济开发区物流产业园区、咸宁临江港口物流园区和咸宁永安商贸物流园区。
——仙桃市。服务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机械电子、无纺布及医用卫材、食品加工等产业,重点建设江汉物流产业园、仙桃农产品暨水产品大市场和富迪物流园。
——潜江市。服务石油开采加工、化工医药、冶金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重点建设潜江市园林物流园和泽口物流园。
——天门市。服务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和商贸等产业,重点建设竟陵物流园区和仙北物流园区。
(二)鄂西物流圈。
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宜昌为两核,依托200公里半径内的荆州、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6个重点物流节点城市,建设服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发展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立足圈内丰富的农林、矿产、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较好的汽车、化工、电力等产业基础,提升各类资源要素的流通速度,促进物流产业迅速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构建一体化的物流网络体系。依托鄂西圈与河南、陕西、湖南及重庆接壤的区位交通优势,承担服务周边省市货物中转流通的功能,将鄂西物流圈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
——襄阳市。充分利用襄阳市作为国家煤炭转运中心和国家粮食储备中心的战略条件,发挥襄阳的铁、水、公、空交通优势,围绕服务农副产品、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工业、电子电器、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等产业,构建具有综合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物流金融等集成功能的现代新型物流体系,建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物流中心和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重点建设襄阳现代综合物流园、襄阳汽车产业物流园、余家湖能源化工物流园和襄阳经济开发区(空港)物流园等。
——宜昌市。紧紧抓住长江“黄金水道”开发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宜昌市位于三峡航运枢纽坝首的航运、物流资源优势,以及处于长江中上游和中西部地区物流组织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围绕服务农副产品加工、电力、化工、食品、医药、装备制造、旅游等产业,创新三峡区域通航货物分段和直航运输相结合的物流运作模式,有效提高过坝货物和区域货物运输的组织化率,着力打造铁、水、公、空多式联运格局,建成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长江中上游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重点建设三峡现代物流中心的花艳综合物流园区、太平溪港物流园区、茅坪港物流园区、云池物流园区。
专栏3:鄂西物流圈其他物流节点城市
——荆州市。服务农副产品及加工、汽车、石油机械、纺织、造纸、精细化工、食品加工、旅游等产业,重点建设浩然楚都物流园区、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和长江物流园区。
——十堰市。服务汽车、水电、旅游、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重点建设汉江物流园区和白浪汽车零部件现代物流中心。
——荆门市。服务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建材、食品、机电、纺织、汽车、体育用品等产业,重点建设荆门港物流园、李宁物流园、仪邦农贸物流城和京山粮食物流工业园。
——随州市。服务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改装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化工、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旅游等产业,重点建设三友香菇冷链物流园和随州市天立汽车钢铁物流园。
——恩施州。服务农业、工业、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重点建设恩施市火车站物流园区和利川市商贸物流园区。
——神农架林区。服务林业、绿色产品加工、矿山、化工、生态旅游等产业,重点建设神农架林区松柏综合物流园区和神农架阳日物流中心。
(三)长江物流带。
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为依托,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势,大力发展沿江现代物流业,建设辐射长江沿岸及周边省市的长江物流带。以武汉为龙头,宜昌、荆州等为支撑,加快长江、汉江沿岸地区物流园区(中心)建设,加快武汉新港建设,加强长江沿线物流企业的合作与联盟,建成服务湖北、衔接东西的水运物流带,形成辐射长江上下游、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现代物流区域。
专栏4:长江物流带主要物流基地
——武汉枢纽物流基地。包括武汉新港阳逻物流园及钢铁和冶金产品专业化物流中心、郑店—大桥综合物流中心、常福汽车及机电产品专业化物流中心、后湖—丹水池生产资料及日用品专业化物流中心、白浒山石油化工产品及危险品专业化物流中心和白沙洲农产品及装饰建材专业化物流中心等。
——宜昌枢纽物流基地。包括花艳综合物流园区、太平溪港物流园区、茅坪港物流园区、云池物流园区、红花套物流园区、枝城港物流园区、三峡机场空港物流园区等。
——荆州枢纽物流基地。包括大宗农产品(粮、棉、油、蔬菜、水产品)产地交易中心及地区性工业品和生活用品物流配送基地等。
——黄石枢纽物流基地。包括辐射鄂东、赣北的生产资料转运型物流基地。
——鄂黄枢纽综合物流基地。包括白浒山—三江港区保税物流中心、黄冈唐家渡港区物流基地、鄂东农产品配送及加工型物流基地。
——咸宁枢纽特色农产品物流基地。包括辐射鄂南、湘北、赣西的特色农产品区域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