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运联小编继续与大家讨论网络布局。门店(网点)就像是快运企业的触角,覆盖更多、更广,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但如何选点布网,考验的则是企业的智慧。
数年之前,德邦对网络布局的巨大投入和门店的高速扩张,一度引发业界争议。而今终端网点的能力开始释放,毫无疑问,门店网络已经成为德邦强大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
作为近年来在网点布局及门店竞争方面做得最为出色的代表,截至2014年9月,德邦已开设直营网点5100多家。
在德邦看来,只要多开网点、多开终端门店,网络齐全了,对客户的货物派送速度就会提升很多,这样才能保证时效性和客户满意度。这一点,也是无数网络型企业认同和期望学习的。
网点布局与GDP挂钩
物流行业和宏观经济关联度非常强。物流行业发达与否,就像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一个地方的经济越发达,这个地方的物流行业越活跃。
据说,德邦有一张很特别的地图,地图里密密麻麻标出了各个地区工业产值的数据,而这些不断变化着的数据,正是德邦进行网点建设决策的依据。德邦的门店网点布局是与国民生产总值密切挂钩的,其业务规模与中国GDP规模的相似度达到90%。
标准化选点
在门店选址方面,德邦物流做得非常标准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评分机制。就像崔维星所说,网点的发展是和地区的GDP正相关,此外也会全面考量地区经济、人流量、交通量、附近有多少餐厅、超市、银行、产业结构等。所有这些和潜在货量有关系的指标都能打分,打到80分这个地方就可以开店,到90分,网点的员工就可以有1000块钱的奖励。
通过德邦物流的评分机制,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情况,因为德邦的网点建设是跟货量挂钩,货量是跟国民生产总值挂钩,哪个地方的国民生产总值高,这个地方的货量就比较多。
德邦物流在长三角地区的网点密度也是非常大。虽然这些地区的网点很多,但是并不影响单点的利润率,业务发展也非常迅速,这就得益于德邦物流的网点评分机制。通过单点利润率的变化也可以监控该区域网点密度是否达到饱和。
把门店开到客户楼下
德邦原本只是一家创业于广州的物流企业,2001年开始走出珠三角,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门店,2005年时提出了“把门店开到客户楼下”的理念。
为了把门店开到客户家楼下,德邦有一套非常严密、规范、合理的选点标准。这个选点标准可以细致到新选点地址周围的车流和人流量的多少、附近三百米内有多少家餐厅、有没有银行或者ATM机等等。新的店面一改以往客户眼中“脏乱差”的印象。
那么,德邦门店的选址标准是什么?
1、找点资源投入最小化
投入的少,说明找点人员规划市场准确,反之模糊。
2、找点时间最短化
找点时间短,说明找点人员定位市场准确,反之不准确。
3、新点盈利最大化
新点盈利高,说明找点人员市场调研充分,反之不充分。
选好门店之后,更要管好门店。门店扩张是一种复制式连锁经营模式,就像肯德基和麦当劳,目标是使客户在每个门店接受到的服务都是一样的,至少没有太大差距。
除了选址,德邦对于门店经营同样极为重视,一直以来都保持了较好的门店形象和标准化的门店服务。德邦的门店,除了使用统一的标志、统一的装修、统一的工服,更主要的是努力为客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品质。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