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份钢铁流通业PMI在收缩区间回升,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上升;钢铁流通业PMI显示库存下降,下游订单增加,钢贸企业对后市信心回升,采购意愿增强,钢铁流通市场需求景气回升。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统计发布2013年11月钢铁流通业PMI总指数为47.7,收缩区间回升0.7个百分点,显示需求有所好转,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上升。从各分项指数看,11月份钢铁流通业PMI调查的10项分指数6升4降。其中,库存减少,下游订单增加,企业对后市信心回升,采购意愿增强(详见表1),钢铁流通市场需求景气回升。考虑到12月临近年底,部分钢贸商将采取小规模冬储行为,加之12月粗钢日产水平预计有所下降,初步判断12月钢价将低位回升。
钢铁市场活跃度上升。11月销售量指数为45.5%,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表明11月钢贸企业销售量有所增加,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上升。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销售量指数华北、华东地区有所上升,其余地区销售量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下游订单增加。11月总订单指数44.9%,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表明钢铁下游需求有所增加。其中,直供订单指数44.8%,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表明11月份钢贸企业来自国内终端用户的直接订单量微增,下游终端用户需求略有好转。出口订单指数48.3%,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显示国外需求也有所增加。
钢贸企业采购意愿增强。11月采购意愿指数47.0%,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显示钢贸企业采购意愿增强,采购需求有所增加。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钢贸企业采购意愿指数除东北、中南地区略有下降外,其余地区采购意愿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从企业销售规模来看,年销量50-100万吨的钢贸企业采购需求增加最多。
钢贸企业对后市信心回升。11月走势判断指数46.7%,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表明钢贸企业对后市信心有所回升。其中,7%的企业看涨后市,该比重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59.4%的企业看平后市;33.6%的企业看跌后市。从区域看,六大区域走势判断指数除华北、中南地区微降外,其余地区走势判断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钢材社会库存继续下降。11月库存指数45.7%,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库存有所减少。其中,库存持平的企业(占50.5%)较上月下降6.6个百分点,库存减少的企业(占42.1%)较上月增加8.5个百分点。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钢贸企业库存指数除西南、西北地区有所回升,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11月份钢铁流通业整体运行情况看,钢材社会库存继续下降,钢贸企业下游订单有所增加,企业对后市信心回升,采购意愿增强,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上升。从供给方面看,11月上、中两旬中钢协预估全国粗钢平均日产量约213.8万吨,据兰格钢铁供给预测模型粗略估算,11月粗钢日产水平有所上升,11月粗钢产量预计在6450万吨左右,且据模型初步测算12月粗钢日产水平将有所下降,供给压力将有所缓解。从需求方面看,钢铁流通业需求景气回升,下游用钢需求将有所增加。考虑到12月临近年底,钢贸企业受制于资金问题以及对后市需求预期不强的影响,今冬钢贸商冬储意愿不高,但仍会存在小规模冬储行为,钢贸商采购需求将有所增加。从宏观政策面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并没有出台让钢贸商兴奋的特大利好消息,其改革暂时也未涉及到具体行业,仅有的环保因素,短期也难以带来实质性改变。综合上述情况,在下游需求有所好转,供给压力稍有缓解的情况下,初步判断12月钢价将低位回升。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