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8月份钢铁流通业PMI仍处扩张区间,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趋升。 钢铁流通业PMI显示销售量减少,库存明显增加,但钢贸企业对后市看涨心态较浓,采购意愿增强,钢铁流通市场需求景气趋升。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统计发布2013年8月钢铁流通业PMI总指数为51.4,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仍处扩张区间,显示需求向好,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趋升。从各分项指数看,8月份钢铁流通业PMI调查的10项分指数六升四降。其中,销售量减少,库存明显增加,但企业对后市看涨心态较浓,采购意愿增强(见表1),钢铁流通市场需求景气趋升。但因9月粗钢日产水平预计有所增加,故初步判断9月钢价恐有震荡。
钢铁市场活跃度下降。8月销售量指数为50.2%,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表明8月钢贸企业销售量有所减少,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有所减弱。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销售量指数除华北地区微升外,其余地区销售量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反映8月钢铁市场整体活跃度有所下降。
下游订单减弱。8月总订单指数50.0%,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表明钢铁下游需求减弱。其中,直供订单指数49.7%,较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表明8月份钢贸企业来自国内终端用户的直接订单量减少,下游终端用户需求减弱。出口订单指数50.0%,较上月下降3.3个百分点,显示国外需求也有所减少。
钢贸企业采购需求继续增加。8月采购意愿指数51.4%,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显示钢贸企业采购意愿继续增强,采购需求继续增加。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钢贸企业采购意愿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降。其中,除东北地区采购意愿指数降至50%以下外,其余地区采购意愿指数均在50%以上,表明8月份钢贸企业采购需求普遍增加。
钢贸企业对后市信心进一步增强。8月走势判断指数53.5%,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39.2%的企业看涨后市,该比重较上月上升10.2个百分点,显示钢贸企业对后市看涨心态较浓;49.8%的企业看平后市;11%的企业看跌后市。从区域看,六大区域走势判断指数均在50%以上继续上升,表明钢贸企业对后市信心进一步增强。
钢材社会库存明显增加。8月库存指数47.3%,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库存明显增加。其中,库存持平的企业(占58.1%)较上月增加9.7个百分点,库存增加的企业(占10.2%)较上月上升3.8个百分点。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钢贸企业库存指数在50%以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降,其中,东北、中南地区有所下降,华北、华东、西南、西北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
从8月份钢铁流通业整体运行情况看,钢贸企业销售量减少,但钢贸企业对后市信心增强,采购意愿增加,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趋升。从供给方面看,8月上、中两旬中钢协预估全国粗钢平均日产量约212.9万吨,据兰格钢铁供给预测模型粗略估算,8月粗钢日产水平将略有增加,8月粗钢产量约在6600万吨左右,且据模型初步测算9月粗钢日产将继续增加,粗钢产量将进一步攀高。从需求方面看,8月钢铁流通业需求景气趋升,且进入9月,随着天气逐渐凉爽,下游用钢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钢铁行业将迎来传统用钢需求旺季。从宏观政策面看,国家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决心不改,近日发改委在《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中指出,要通过节能环保审查,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并要求对列入公告的落后设备(生产线)力争2013年9月底前全部关停,12月底前彻底拆除,不得转移。这对欲将进一步攀升的钢铁产量形成一定制约。综合上述情况,在下游需求景气趋升,而钢铁产量或将回升的情况下,初步判断9月钢价恐有震荡。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