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月份钢铁流通业PMI在收缩区间微降0.2个百分点 2013年1月份钢铁流通业PMI 10项分指数7升2降1平 钢铁流通业PMI显示需求回暖但力度不足 二月钢价短暂拉涨后将震荡调整
兰格PMI:1月钢铁流通业PMI 45.3% 收缩区间微降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发布2013年1月钢铁流通业PMI为45.3%,在收缩区间微降0.2个百分点。
从各分项指数看,1月份钢铁流通业PMI调查的10项分指数7升2降1平,且4项处于荣枯线以上。其中,销售价格、采购成本指数在荣枯线上继续攀升,销售量指数下降,表明成本支撑钢价继续上行,但钢贸企业实际成交无明显好转;走势判断、库存指数回升至荣枯线上方,显示钢贸企业信心增强,库存增加;总订单指数微升,采购意愿指数重回荣枯线以下,表明需求回暖但力度不足。总体判断二月节后钢价短暂拉涨后震荡调整。
1月销售量指数45.3%,较上月微降0.2个百分点,其中51%的企业成交量减少,表明1月钢贸企业整体成交无明显好转。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销售量指数均低于50%。其中,东北、华东、中南地区钢贸企业销量略有增加,华北、西南、西北地区销量下降。
1月采购成本指数57.3%,销售价格指数55.8%,均在荣枯线上继续回升4-5个百分点。表明钢材价格受成本支撑继续上行。从区域看,各区域采购成本和销售价格指数均在50%以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1月总订单指数45.3%,较上月微升0.4个百分点,表明1月份钢贸企业新接订单量继续增加,显示后期市场下游需求有所好转。从区域看,六大区域总订单量指数均低于50%,显示了当前的淡季市场特征。其中,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地区钢贸企业总订单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西南、西北地区钢贸企业订单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直供订单指数45.1%,与上月持平,表明1月份钢贸企业来自国内终端用户的直接订单量与上月持平,显示下游终端用户需求平稳。从区域看,除西南地区直供订单指数达50%外,其余地区均低于50%。出口订单指数47.6%,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显示国外需求微增。
1月采购意愿指数 49.6%,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采购意愿指数重回荣枯线以下,表明钢贸企业已完成节前备货,并缩减二月计划采购量,保持合理库存,控制风险。从区域看,东北、华东、中南、西北地区钢贸企业采购意愿增强,且均在50%荣枯线以上,而华北、西南地区钢贸企业采购意愿减弱,低于50%。
1月走势判断指数 53.8%,较上月回升4.3个百分点,升至荣枯线上。其中,40%企业对后市看涨,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51%的企业看平后市。企业信心明显增强。从区域看,所有地区走势判断指数均高于50%,且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显示钢贸企业对后市充满信心。
1月库存指数51.6%,较上月回升4.1个百分点,升至荣枯线上。其中,库存增加的企业(占36 %)较上月提高21.3个百分点,库存持平的企业(占41%)较上月回落9.8个百分点。从区域看,除西南地区降至荣枯线以下,其余地区钢贸企业库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均升至荣枯线上。
1月融资环境指数48.3%,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显示钢贸企业贷款环境略有好转。从区域看,所有地区融资环境指数均在50%以下。
近期大家比较关注节后下游需求能否启动,钢价能否再次推高。从目前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在资源供给量没有出现明显增长的情况下,现阶段钢价的走高需要两方面因素支撑,一是成本,二是需求。从1月份钢铁流通业PMI分项指数看,采购成本指数57.3%,显示现阶段成本已处高位,支撑钢价不会出现大幅回落;从总订单和采购意愿指数来看,总订单微升,采购意愿指数重回荣枯线下,显示需求回暖但力度不足。考虑节后国内钢市会存在惯性拉涨情况,但受制于春季需求尚未释放,节后钢价恐难大涨,故总体判断2月节后钢价短暂拉涨后将震荡调整。
另因1月份北京地区钢贸企业(经营长材为主)订单指数出现下降,而天津、上海地区钢贸企业(经营板材为主)订单指数上升,显示2月板材市场行情将好于建材。考虑到2月底、3月初全国城镇化会议即将召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将刺激建材需求,故3月后建材价格可能再次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