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9月份钢铁流通业PMI重回收缩区间,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下降;钢铁流通业PMI显示下游订单减少,钢贸企业对后市看跌心态较浓,采购意愿减弱,钢铁流通市场需求景气下降。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统计发布2013年9月钢铁流通业PMI总指数为48.4,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重回收缩区间,显示需求转弱,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下降。从各分项指数看,9月份钢铁流通业PMI调查的10项分指数除到货速度微升外,其余9项分指数全部下降。其中,下游订单减少,企业看跌心态较浓,采购意愿减弱(见表1),钢铁流通市场需求景气下降。但因10月粗钢日产水平预计有所下降,初步判断10月钢价将震荡下行。
钢铁市场活跃度下降。9月销售量指数为46.4%,环比下降3.8个百分点,降至50%以下,表明9月钢贸企业销售量进一步减少,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减弱。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销售量指数除东北地区有所上升外,其余地区销售量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反映9月钢铁市场整体活跃度进一步下降。
下游订单明显减少。9月总订单指数46.3%,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降至50%以下,表明钢铁下游需求进一步减弱。其中,直供订单指数46.7%,较上月下降3.0个百分点,表明9月份钢贸企业来自国内终端用户的直接订单量继续减少,下游终端用户需求进一步减弱。出口订单指数48.5%,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显示国外需求也在明显转弱。
钢贸企业采购意愿减弱。9月采购意愿指数48.1%,环比下降3.4个百分点,显示钢贸企业采购意愿明显减弱,采购需求较少。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钢贸企业采购意愿指数均明显下滑,且全部降至50%以下,表明9月份钢贸企业采购需求普遍减少。其中,年销量50-100万吨的企业采购需求减少最多。
钢贸企业对后市信心明显减弱。9月走势判断指数48.2%,环比下降5.4个百分点。其中,27.9%的企业看跌后市,该比重较上月上升16.9个百分点,显示钢贸企业对后市信心明显减弱;59.1%的企业看平后市;13.1%的企业看涨后市。从区域看,六大区域走势判断指数均明显下滑,且全部降至50%以下,表明钢贸企业对后市信心明显减弱。
钢材社会库微降。9月库存指数47.3%,较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库存微减。其中,库存持平的企业(占52.3%)较上月减少5.8个百分点,库存减少的企业(占35.2%)较上月上升3.4个百分点。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钢贸企业库存指数在50%以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降,其中,华东、西北地区有所回升,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9月份钢铁流通业整体运行情况看,钢贸企业下游订单减少,企业对后市信心明显减弱,采购意愿降低,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下降。从供给方面看,9月上、中两旬中钢协预估全国粗钢平均日产量约213.65万吨,据兰格钢铁供给预测模型粗略估算,9月粗钢日产水平将继续增加,9月粗钢产量约在6500万吨左右,且据模型初步测算10月粗钢日产将有所下降,供给压力将略有缓解。从需求方面看,9月钢铁流通业需求景气下降,且进入10月,天气日渐转冷,北方地区下游用钢需求也将逐渐减少,部分地区钢铁行业将迎来传统用钢需求淡季。从宏观政策面看,国家通过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未来或将实现钢铁产能的实质性削减,从而使钢铁行业景气出现反转。日前环保部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细则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和山东)提升产业和环境准入门槛,上述地区不得审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细则还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须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审批部门将严格控制国家安排的投资项目,暂停对该地区重点项目办理核准、审批和备案手续。综合上述情况,在下游需求减弱,短期钢铁产量难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钢铁行业供需矛盾将一直存在,故初步判断10月钢价将震荡下行。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