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物流平台热度居高不下,各种模式、诸多想法纷纷亮相,可谓是“百家争鸣”。明天,物流平台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影响其成败的关键会是什么?你将如何选择?
今天物流人谈“物流平台”的热度不亚于去年电商谈“互联网思维”,不是因为更多人懂得学习了,而是因为共识到“天变了”的危机感。
物流平台,连IBM这样的巨头也不想错过行业变革带来的机会。无可非议的是“平台经济是趋势,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然而,新鲜事物的兴起与进化成型都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过程,真正意义的大平台未来不可能存在上百家,就如电商平台经过竞争洗礼后只剩下几家的可能性最大。
在物流平台刚兴起的今天,浅谈下平台发展有怎样的挑战?哪方面的强弱可能是影响成败的关键?一是希望平台热的今天,做平台要冷思考,二是希望能为专线在寻找出路时,多提供一个维度来抉择。
今天的物流平台——百家争鸣
——今天有这么多做物流平台的是不是件好事?
答案是有利有弊。
利的是,只有更多的平台模式兴起才能推动行业变革;
弊的是,平台是新事物,各平台对“平台”理解与做法略有不同,甚至不排除有抱着不同目的做平台的。而在新兴时期市场对新事物是以整体“打包”来看待的,意味着什么?原本平台做成生态是需要时间需要磨合的,登台时期就争相热炒大卖会造成市场期望值过高,会把平台模式“捧杀”。此时若再出现些鱼目混珠的伪平台,或者一部分平台走偏的做法,极易把所有平台企业“抹杀”,影响行业对平台模式的信心。
至于如何判断哪些是真平台?我赞同王拥军的观点,他以卡行天下举例归纳了标准:1.以提供场所或虚拟空间促进上下游交易为主要价值卖点,2.不直接对交易结果承担责任,3.不以交易差价为收入来源。
——做物流平台为什么要虚实结合?
做物流平台与电商平台有很大不同,电商平台商家销售的多为有形商品或可独立完成交易的商品,而物流卖的产品是无形的物流服务。这个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多个维度:网络广深、成本高低、服务标准优劣。
而把这几个维度都考虑进去的话,平台最理想的做法是多个商家线上信息协同、线下枢纽节点集约、整体统一标准管控等,才能做成高性价比的产品。
——做物流平台的挑战是什么?
平台只有做到足够大才有价值,做一个全国网络的物流平台有很多挑战。
第一是资金,在先不考虑自身盈利下,仍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发展。
第二是人才,平台是新事物,行业没有足够经验的人才,平台模式对人才团队的要求是多元化复合型高标准的,要靠自己边摸索边培养;
第三是技术,研发适合平台模式的信息系统,这不是烧钱解决的,谁都跨不过试错和时间的门槛。
第四是做物流网络面临的问题,平台只有一次机会:如一个区域网络平台初建时,面临“鸡与蛋”式的矛盾,质量、货量、成本三样只能选择两种,从卡行的发展经验看,绝不是只烧钱就能打破矛盾走上捷径,需要有强大的配套服务与管控体系、技术支持来保障落地,一旦该区第一炮没打响,以后翻身很难。
这也是为什么卡行摸索了两年后才逐步拓展全国市场的原因。更难的是,从一个区域网络平台向全国范围复制时,难度是几何级倍增。
今天处于新兴时期的物流平台首先瞄准的是抢占物流商家,抢占市场规模。拼的是人才,靠的是资本,因为人才和资本能创造商业资源与技术!注意这个时候的价值创造并不是不重要,而是都尚未形成足够大的气候(平台真正意义形成气候必先在形成规模之后)。
——今天的平台能给专线带来什么?
今天的物流企业正在从“运单”走向“订单”,互联网将线下商业行为互联后在线上实现了交互,突破了时间空间与成本,线上无疑成为了新的订单入口。
物流平台就是将物流资源链接起来,创造价值。线上链接不仅实现信息协同管控,也是为了获得线上新订单入口(商家与商家,需求者与商家),线下链接是为了集约化保障成本与效率。
客观来看这些带头砸钱卖力的平台,是在行业的新窗口期为专线多提供了一个选择机会,试图通过一切资源让成员在平台内能活得更好,也只有这样平台才能做成。
明天的物流平台——平台之间竞争升级,价值创造凸显
平台热潮退去后,一部分淘汰一部分脱颖而出初具规模。
平台带来红利:平台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都积累了成熟的经验技术和信任基础,竞争力得到提升,平台沉淀了数据,市场品牌价值日益提升。
这个时候平台成员开始享受到平台规模带来的红利,围观者此时更容易看清该选择哪家平台,但同样也因此失去了先机。
从竞争成员到竞争产品:这个时期更多成员涌入,平台的管控权得到提升。发力重点是研发更多的成员服务产品和市场产品,抢滩市场需求方。
规模越大,衍生的增值产品越多,市场产品越丰富,进而吸引更多的成员和需求方,形成闭环良性循环壁垒。
平台开始盈利:平台的盈利是组织足够的商家和需求者规模,并为他们创造了价值,这个时候才是平台盈利期的到来,过早考虑盈利行不通。
平台竞争升级:个人认为今天百家物流平台各有千秋,只是切入点不同,最终都要殊途同归。因为平台模式必须要做到大而强,专而精的手法只是初期阶段的切入点。
这个时候平台之间竞争升级,拼的是基于生态体系的价值创造,靠的是基于企业文化的持续创新!这包括管理机制创新、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技术突破创新等,构建平台更高的壁垒,最终几家独大的可能性最大。
从一个新兴事物发展规律来看,今天百家争鸣引来了“平台热”,如果先出现一部分失败后会致使舆论“平台冷”,如果有几家先脱颖而出,则引领更多的平台出现,加速行业的变革。
(本文作者,陈军伟,卡行天下总经理助理)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