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内容

陆通物流:集约通天下
字号:T|T 2013年02月27日10:18     中国网
  • “在我们国家,物流成本占了GDP将近18%,而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仅为8%至10%。”刘慧仓告诉记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物流领域效率低下,缺乏集约化的物流企业,“陆通”试图在这方面闯出一条路。

春节后一上班,浙江陆通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慧仓就驱车到陆通新园区选址转了又转。

 

眼前这块520亩土地,交通和港口条件都非常理想。刘慧仓激情澎湃,眼前又浮现出他已无比熟悉的那幅以仓储存放、统购分销、物流配送、保税区为主营业务的现代物流园区的蓝图。

 

“一期土地已经落实,我们今年就要开工!”刘慧仓告诉记者,借力玉环对台合作先行区,新项目还要打造一个对台果蔬批发市场。

 

作为当地的物流龙头老大,“陆通”去年营业额4.3亿元,上缴税收1300多万元,是县里的纳税标兵。而在9年前,“陆通”还刚刚由38个货运散兵游勇整合组建,当时注册资金195万元、年营业额只有千万元。

 

海岛城市玉环县制造业较发达,对物流业的需求量巨大,服务要求也甚高。而早些年,当地货运企业多、小、散,相互打压、拼价格成家常便饭。为寻出路,2003年38家货运企业联合组建了浙江陆通物流有限公司。此后又经过2010年、2012年两度整合,从最初的38家到目前的136家小企业大联合,几乎纳进全县80%的小货运。

 

刘慧仓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年前,一吨水暖阀门从玉环发到北京,运费400元左右,现在则在320元左右,还是在油价、人工这两年涨了不少的情况下,“一旦货运量超过60吨,还可以用铁路运输,这样成本只有陆路的30%。”刘慧仓说,以前的小托运站单打独斗,大多只能做短途,在铁路运输、保险等很多方面都没有议价能力,空载率高、到货延迟、货物遗失破损更是常见。整合后的“陆通物流”,通过集约化管理,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也大大提升。

 

记者了解到,“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货运小老板愿意合股成一个公司,得益于一套创新的陆通模式:公司将原分散于各企业的货运专线按照区域合并提升,集中资金开辟新专线,形成40余条从玉环始发全国各地的黄金货运专线。参与合并的货运企业,共同使用陆通品牌,按照合并前的货运量比例进行经营款项分配。新开辟的专线则由总公司以参股的方式,根据出资额比例进行最终分配。总公司统一接单、调度、配载、服务、开票、结算、管理,投资建立物流信息中心,实时发布货运信息,与浙江物流网和部分制造企业的发货平台联网。同时积极拓展仓储理货、流通加工等新业务。

 

“在我们国家,物流成本占了GDP将近18%,而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仅为8%至10%。”刘慧仓告诉记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物流领域效率低下,缺乏集约化的物流企业,“陆通”试图在这方面闯出一条路。

 

整合效应让每个股东都尝到了甜头。2010年入股陆通的陆绍尧原来单跑北京专线,他告诉记者,原来北京有5家在跑,每家都至少需要四五个搬运工,养车、配送、租金、工资,一年下来每家的费用都要超过100万元。整合后,一条专线只需一套人马,每年就能省下费用三四百万元。

 

晚上8点,正是陆通物流最繁忙的时候,这里井然有序,处处透出现代气息。电子监控中心里,可以从显示屏上看到大小货车从园区进进出出,鼠标一点,硕大的电子地图上可以查到公司任何一辆车的行踪;宽敞明亮的信息大厅内,数十块电子屏滚动着专线货载信息,着装统一的登记、报运、开票员们正有条不紊地给客户办理相关手续。“这里服务着全县6000多家制造企业!”刘慧仓的语气不无自豪。

 

“现在我们空间有限。未来在新的园区,我们就可以展开手脚,为客户提供更多、更超值的现代物流服务了!”刘慧仓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