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综合 >> 内容

岁末细数快递“七宗罪”
字号:T|T 2013年01月18日10:20     互联网
  • 快递业作为新兴产业,正迅速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但作为流通环节“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同样是问题屡现,临近年末,让我们一起细数快递的“七宗罪”。

快递业作为新兴产业,正迅速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但作为流通环节“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同样是问题屡现,临近年末,让我们一起细数快递的“七宗罪”。

第一宗:暴力分拣
    说起暴力分拣,影响力最大的当数去年11月中旬央视曝光的一组快递暴力分拣的系列报道。报道中记者看到被运送来的包裹,如果不是航空邮件,就不会有任何安检和抽检,直接卸到传送带上,而工人卸车的时候更是随意抛扔。快件被按照区域写上编码后,被放在分拣线上,“站线”工人便开始忙碌起来,只要快件上了这条流水线,贴不贴易碎标志都不再重要,这里一切要的就是效率。然而行业明文规定的大不压小、重不压轻的码放原则,快件分拣脱手时不超过30厘米的规矩,在这里根本不存在,只要位置和方向正确,能抛多远就抛多远。
    第二宗:拒绝验货
    淘宝双皇冠服装店卖家“双生儿”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淘宝小店与买家都没有可以验货、不满意无条件退货之类的约定:“折腾不起!没签收就拆包退货,东西坏了谁赔啊?”在询问顺丰、申通、圆通、汇通等几家知名快递公司快递员后,记者得知,只要收件人提出要求,一般都可以先查看后签收,但只能拆开快递公司提供的外包装,而不能拆开由寄件人提供的内包装。但实际上,大部分快递员都不会主动提醒收件人查看后再签字。“每天送一百多件货,如果每个人都要拆开看,时间上肯定耗不起,送的量少了,又挣不了几个钱。”韵达快递员小张说。
    第三宗:丢失短少
    也许丢失短少的情况在众多快递的投诉当中是最普遍存在的现象,当下,全国8000多家快递企业良莠不齐。据分析,目前有八成快递企业还达不到指导规范的要求。换句话说,大部分的快递企业都存在弊病,诸如快件丢失、快件延误、暴力分拣、快递人员服务态度差、索赔纠纷等。这暴露快递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松散、监管不严等问题。尤其是,前些日子发生快递爆炸案,更是将快递业乱象推上风口浪尖。随之而来的是,快递业投诉节节攀升。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关于快递业务的有效申诉中,有23.3%属快件丢失短少问题,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二。
    第四宗:难以索赔
    广东市民彭先生得知包裹物品“不翼而飞”,多次找圆通公司沟通,圆通也承认快件丢失,“但由于没有保价,圆通回复按照邮政法规定,按照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结果就赔了100元。”在北京上大学的刘丽虽然发现电脑有划痕,但她一开始并不担心,“哥哥对电脑进行了保价,100元保费保赔偿3000。”但快递公司的反应让她很无奈,快递称由于接受快件时未当面验货,拒绝赔偿。在多次与相关人员交涉无果的情况下,由于不影响使用,迫于无奈刘丽最终放弃了追责。
    第五宗:投递延误
    根据“新国标”,同城快件超过3天,省内异地和跨省快件为7天的,可以定义为彻底延误快件,快递服务组织应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赔偿。但快递行业资深业内人士刘小姐认为,这个时限对部分中小型快递企业来讲还是有难度的,出台这个标准也可以淘汰那些规模小、质量差、服务不到位的企业。不过,刘小姐也指出,快递行业存在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超时限送达:“国内运输距离拉得比较长,在航空等交通方面会受一些影响;实际操作中,快递员往往把包裹送到小区物业或公司前台处签收,而有关小区物业或公司前台代签的相关责任与义务又缺乏法律依据,因此延误赔偿的落实有难度。”
    第六宗:投不到位
    市民高先生称自己多次遇到快递投递不到位态度态度恶劣的情况,以前小区保安亭可以代收快递的时候,申通快递员直接把包裹往保安亭一放,也没有电话通知收件人,或者是包裹根本没有签收人签字,就放在了保安亭。现在保安亭不代收快递了,快递员是可以进来的,却直接叫收件人下来拿,并高调说:“你家住七楼,我懒得爬楼。”如此不佳的服务态度让高先生无法忍受。“有一次我动作慢了点下来拿包裹,快递员却走了,告诉我又把东西送回配送中心去了,我要投诉,可无门。”高先生愤怒地说。
    第七宗:态度恶劣
    网友雷小姐表示,自己在淘宝上给爸爸买了一件衣服,因为双十一搞活动所以打折包邮,快递公司可能是爆仓,推迟了很多天依然没有收到衣服。今天益阳申通给我爸爸打电话去取,爸爸不太明白为什么是快递还要到益阳市去取,因我们距离益阳来回要6个小时。接着爸爸再打电话过去开始时不接,后来接到以后快递员直接对我爸爸骂,骂的非常难听。本来是自己的一片孝心,结果爸爸受到如此侮辱,自己非常不能接受。
    面对消费者对快递业诟病的种种质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切实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全方位的保护,从而整治整个行业乱象的蔓延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