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企业采购业务的发展趋势 采购业务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关键的环节,是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价值过程。正如通用电气前CEO 杰克韦尔奇所说“在一个公司里,采购和销售是仅
一、 企业采购业务的发展趋势
采购业务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关键的环节,是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价值过程。正如通用电气前CEO 杰克韦尔奇所说“在一个公司里,采购和销售是仅有的两个能够产生收入的部门,其他任何部门发生的都是管理费用。”
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采购管理也经历着本质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注重价格、众多供应商参与的采购方式 ,到90年代的供应商整合和协议采购,再到21世纪的全球和协同设计,采购管理一直随着技术和经营范围的变化,从战术级逐步过渡到战略级,可以说采购业务的发展就是由传统采购模式到战略采购模式的转变过程。
战略采购是以减低采购物资的总拥有成本及提高供应链竞争能力为目的的一系列计划,实施,控制战略性和操作性采购决策的过程,目的是指导采购部门的所有活动都围绕提高企业的能力而展开,以实现企业远景计划。
战略采购区别于传统采购的特点有
1) 采购业务从关注单价到关注采购拥有总成本
总拥有成本(Total Cost Owned , TCO )是生命周期成本,材料的生命周期是指从供应商提供单价,到采购后交付、存储、使用、转化成相应的产品,直至产品被客户接受或者客户投诉并处理完投诉的整个过程,而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附加在单价之上的各种费用和就叫做生命周期成本。
传统采购只关注单价,忽略了质量、库存等其他因素对采购成本的影响。
2) 关注建立与供应商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改变短期交易到长期合作
战略采购将供应商视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简单的产品提供者,采购过程追求的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长期共赢。
3) 战略采购适合于Pareto 原则
Pareto 原则是指战略采购使企业采购的80% 的工作处理20%战略性采购,而20% 的工作关注80%普通的简单的采购事项。
4) 战略采购中采购部门角色由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参与
战略采购中采购部门的业务有单一的采购转变为供应商寻源,供应商关系管理等,同时战略采购将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的各利益部门紧密的联系起来,使采购业务和研发或生产能有效协作进行。
二、 SRM 系统对战略采购的支持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ERP系统的逐步普及,企业在采购业务中也越来越多的追求能够适用电子商务环境和支持战略采购的信息管理系统,而SRM(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系统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常的SRM 系统包括电子寻源,电子采购,采购合同,供应商战略,成本分析和采购分析等管理和控制模块。而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一般SRM系统是建立在企业ERP系统基础之上的,是对ERP系统补充和扩展。这种企业应用可以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的作用,同时通过SRM 系统扩展,可以将企业供应链管理延伸到企业外部,将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范围内,同时配合企业的CRM系统,整个企业的供应链模型如下图:
SRM 系统对战略采购的支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降低了采购拥有总成本
SRM 系统提供的电子采购模块(e-Procurement)改变了ERP系统面向事务处理的管理,使企业的采购业务通过Internet 扩展到了全球,使企业在与供应商交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面大大增强,节省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从而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效率起到促进作用。
2) 快速发掘产品和供应商
目前的商业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这就需要企业在任何方面都提高效率,采购部门也不例外。如何快速和有效的找到合适的原材料或供应商已经是目前许多生产性企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而SRM 系统中的电子寻源功能,变被动为主动,使寻找新的原材料或供应商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
3) 将供应商作为战略资源管理
目前企业面临的竞争,是包括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而处在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也被企业视为企业有利竞争的战略资源,SRM 系统中的供应商绩效和差异化管理模块主要是致力于实现供应商绩效评价和审核,针对不同层次的供应商制定差异化管理战略,并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提供企业决策依据的功能。通过将供应商纳入企业战略资源管理,对供应商的分类也由简单的无序管理过渡到针对性的战略供应商,合作供应商,竞争供应商和可替代供应商,从而针对不同的供应商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管理。
4) 使采购工作按Pareto 原则重新配置资源
SRM 系统将占采购工作80% 的一般工作逐步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灵活的权限控制转变为系统实现,从而使采购部门可以用少量的人力或时间投入来处理此类业务,而将80% 的人力或时间关注能给企业带来更大利益的20% 的战略采购和供应商的管理上。
一、 基于SG创新理念的SRM设计
1) SG (Sourcing Group)的定义
SG 是指在同一供应市场中,适用同一采购战略的采购产品组,是为了树立差别化采购战略管理的基本单位。
从SG 的定义我们知道,SG 实际上是在采购角度对产品的分组。传统的物品品类MTG (Material Group)是按照物品或产品的性质属性进行分类的,在分类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采购的要素在内,对于MTG 和供应商的对应关系,由于MTG 数量庞大,要管理MTG 对应的大量供应商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在树立采购战略的时候,针对不同的产品和供应商,基于MTG分类是很难完成和实现的。通过引入SG的概念,我们可以将MTG 分类从采购的角度重新考虑,按照用途相似性,供应商相似性和采购战略相似性等将MTG 中的产品重新定义为不同SG,从而把MTG中的产品和供应商,以及对不同的产品组合供应商采用不同的采购战略有机联系起来。
2) 引入SG的目的
1. 提高采购效率
引入SG是以Pareto 原理为基础的。目前企业采购工作大约80% 的时间在处理比较简单且重复性的工作,而投入到战略性采购上的工作只占大约20% 的时间,这样企业实际并不能很好的管理战略采购。通过引入SG 的分组方式,我们将原来需要管理的多达上万种的物品详细分类和对应供应商按采购特性重新进行了分组,使SG 成为采购者管理采购物品和供应商的基本单位,这样由原来管理上万种物品详细分类改变为目前只管理几百个SG,同时利用SG 分组的原则可以将市场相似性的物品分在同一个SG中,这样对于快速的发掘合适的产品和供应商提供了保障,同时可以对相同SG的供应商或产品采用统一的采购策略和管理评价方式,从而可以使企业的采购工作20% 的时间来处理非战略采购,而80% 的工作处理战略相关采购,这样企业把重复性的工作通过系统来实现,而将主要工作放在制订和实施采购战略上,既提高了采购效率,又保证了战略采购的执行。
2. 实现战略采购价值最大化
同一SG中的产品除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外(用途/技术),从市场的角度应是由相似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既同一SG 中的供应商基本上是竞争的关系。这样企业在采购中能充分掌握采购产品的市场状况,包括此产品的供应商状况,各产品价格状况,替代产品状况等,为企业采购在控制采购的质量(Quality)、配送(Delivery)和成本(Cost)方面提供较大的灵活性,从而实现了战略采购价值的最大化。
3. 实现供应商差别化管理
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在管理诸多供应商时也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战略,而传统的基于MTG 的分类不能将大量的供应商分类管理,实际上为企业管理供应商造成了困难。通过SG 的引进,具有相似市场特性的供应商被分在了同一SG中,这样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SG 来制订不同的采购战略,或者制订管理评价等标准,从而实现集中后的差别化管理。
3) SG 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步骤
SG 作为新的产品分类理念不是对原有MTG 分类的彻底颠覆,而是从采购的角度考虑市场条件等因素,通过合理的分类标准定义的产品分组,是对MTG分类标准的补充和完善,使其更符合采购者使用和支持战略采购的特点,其分类标准基于:
1. 品种相似性原则
对于企业所采购的产品,首先应遵循品种相似性原则进行SG 的分类。所谓品种相似性是指产品具有相似的使用用途和技术指标。
2. 供应商市场相似性
如果满足第一原则,那么需要按照供应市场相似性原则进行重新划分。所谓供应市场相似性是指同一SG中的供应商具有相似的产品特征或是彼此间是业务竞争的关系。
3. 相同采购战略原则
同一SG中的产品必须可以使用相同的采购战略。如果存在满足第一和第二原则分类而不能使用相同采购战略的产品时,应该调整SG 分类使之分离成单独的SG。
基于以上原则的SG分类步骤如下:
4) SG 应用的实际效果
SG 概念的引入,克服了原有MTG 分类的不足,同时充分考虑了企业采购市场的复杂性等因素,使企业在采购寻源,供应商关系管理等方面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从而提高了才股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在我们实施过的企业项目中,采用我们的SG理念和基于此设计思想的系统,将企业的原材料平均采购由21天缩短到了3天,从而节约了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也增强了企业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能力。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