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关于浙江省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共同发展情况的调查
字号:T|T 2007年12月06日11:45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一、浙江省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基本情况
    到1996年底,全省4388个商品交易市场中,专业市场1, 509个,占34.39 %,其中超亿元的市场286个,超10亿元的57个,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年成交额达183亿元,绍兴中国轻纺城169亿元。在各类专业市场中,工业消费品专业市场325个,成交额751. 9亿元;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60个,成交额337. 3亿元;生产资料专业市场324个。全省初步形成了依托地方特色产业,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相衔接,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专业市场网络。全省专业市场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产业培育市场,市场促进产业,市场与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使资源小省孕育出了一个市场大省。
    回顾浙江省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关系和历史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由当地产业形成专业市场,专亚市场的繁荣促进产业的更快发展。这是浙江省专业市场与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最主要的一种形式。随着农村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省商品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在家庭工业、乡镇企业和个体y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形成了一大批块状的产业经济,为专业市场最初萌芽奠定了产业基础。以此为依托形成的专业市不断繁荣,又巩固和发展了原有的产业基础。绍兴中国轻纺城的最初兴起是由绍兴1600多家乡镇纺织厂家作依托的,伴随着市场的几代发展,带动了当地轻纺工业的大发展。抗州丝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别具特色,它是随着一大批丝绸企业深化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寻找市场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市场以当地30多家大中型骨干丝绸企业为基础,有300多家国有集体企业在场内设点、经销,国有集体企业在市场唱了“主角”:市场的发展又促进产业的发展。
    (二)由集散型交易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产业的发展培育市场更大发展。省内许多地方富有传统的经商意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影响下,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走上经商务工的道路,逐渐形成一些集散型交易市场。市场集散作用推动了当地及四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又为市场的发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商品、原料源泉,促进市场的大发展。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就是此类市场与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典型:义乌小商品市场历经七代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集散世界,市场80%的小商品来自外市县,90%以上的商品又销到省外。
     (三)由需求产业形成供应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例如,南得镇的家俱行业迅速发展,迫切需求制作家俱的主要材料胶合板、一这呼唤着一个胶合板流通市场的诞生。南得建材市场就是顺应了这种产业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而其胶合板供应产业却主要来自全国各地。建材市场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当地胶合板产业及其相关的家俱制造业、地板线条加工业、小五金加工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兴起,共同发展。
    二、专业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浙江省专业市场的发展,为依托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市场为窗口刺激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素质。主要表现在:
    (一)促进了产业的革新进步,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扩大了产业规模,形成产业群块。
    (三)拓展了消费层次,引导产品结构调整。
    (四)促进了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
    三、市场与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推动了浙江省区域经济新格局的遥步形成
专亚市场与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有利地推动了改革的深人和经济的发展。“办一个市场,兴一群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兴一个城镇“,就是区域经济新格局逐步形成的典型写照。
    (一)较充分地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体系逐步形成。
    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增强了市场配置资潭的能力,带动了相关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形成。
    (二)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商品化、城镇化,使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专业市场的发展、为农村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布场、必要的资金和充裕的劳动力,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使不少农村工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目前全省农村小城镇已由1984年的178个发展到1997年的920个,其中60%以上新建城镇是随“市”而兴。
    (三)带动了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经济解结构得到优化
   “一业兴,百业旺”。专业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交通、邮龟、通迅、金融、商贸、房地产、饮食服务业和其它社会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地位逐渐上升。依托市场和产业,也促进了杀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四)增加了财政收入,拓宽了拜众致富之路。
    一方面专业市场本身直接为地方财政提供了大量税收,另一方面专业市场推动了乡镇工业、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地方财政收入多元化的格局。
    四、促进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浙江省专业市场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索,并切实做好引导和支持工作。
   (一)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专业市场由童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在八十年代,“两头在外”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轻型加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并依托专业市场所建的市场网络,把大量的中低档商品销往“三北”地区,实现了经济规模总量的快速扩张和工业化的快蓬推进。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我国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主导阶段,沿梅发过地区的经济发展重点逐步从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主a在新的形势孤浙江省现有的经济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因此,要制定一些优惠措施,在贷款、税收、用地、环保、用电等方面提供保护政策,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对“些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产业,要及时予以调整。要通过发展集约农业和“一优两高”农业,提高农副产品的加工深度和质量,满足农副产品市场的需求和工业品专业市场生产所需要农业原材料的需求。通过确定区域工业优势产业,提高产业技术含量,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加快相关产业开发的步伐,延伸产业链,形成一个原材料生产、主二导特色产业以及配套产业相联系的产业网络。通过加快区域产业的联系,扩大产业发展的跨区域协作,提高产品的幅射面,促进专业市场更快发展。通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促进专业市场与产业发展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进入新的阶段,促进专业市场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
    (二)努力拓展市场幅射面,提高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浙江省专业市场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得益于起步早、市场先行所带来的“先发效应”的结果。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增强忧患意识,在办好本地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的外向化程度,逐步扩大市场的发展空间。要积极探索拓展国内外市场的方式,通过推行总代理、总经光彩等现代营销办法,发展省外流动式、固定式、连锁式等形式多样的分市场,组织展销会、博览会、订货会和配送中心等形式,增加在省外市场摆摊设点的数量,加大推销浙江产品的力度,提高浙江产品在省外市场的占有率。发展省外市场不仅要向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小城镇,也要逐步面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提高市场的幅射范围。
    (三)增强品牌意识,树立浙仁市场良好声誉。浙江省专业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培育,成为市场大省。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市场整体素质比较低,围绕市场和产业的生产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特别是一部分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较为突出,有的甚至成假冒伪劣的集散地,严重影响了我省市场的声誉。已成为影响全省市场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广泛宣传《商标法》、《广告法》和《浙江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使广大生产经营者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商标意识、质量意识,积极鼓励注册商标。要坚持把搞好产品质量作为创建名牌的中心环节来抓,建立行之有效的名牌保证体系,不断扩大产品知名度。要确定发展名优产品规划,以名优产品拓展和挤占全国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市场。要坚持两手抓,加大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四)紧紧依托产业,合理发展市场规模。按照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要求,根据各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强对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统一领导。要加大市场的宏观调控,严格市场审批和登记制度;打破市场的行政分割,搞好市场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要加强对现有市场的组织和引导,抓大放小,根据当地产业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集中力量,抓一批重点骨干市场,使之成为面向全国的现代化专业市场和集散中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对难以兴旺市场,要下决心进行关、停、并、转,避免资源的更大浪费。
    (五)进一步加强市场监者管理,为浙江省由市场大省向市场强省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市场管理,目的是为市场和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主管机关,承担依法对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为加强市场管理,提高浙江省市场整体质量,今年以来‘省工商局在各地部署开展的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活动,经过试点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场的环境和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践证明,开展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活动成为当前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的有效举措。各地要全面开展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引导现有有代表性的专业市场,逐步达到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树立市场强省的新形象。
                                                           (作者单位:浙江省工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