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数据统计 >> 内容

陆江:巩固物流统计成果 完善物流统计体系
字号:T|T 2007年09月24日09:26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 全国物流统计会议材料之三 巩固物流统计成果 完善物流统计体系——在全国物流统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 (2007年9月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刚才新疆自治

全国物流统计会议材料之三

巩固物流统计成果  完善物流统计体系
——在全国物流统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

(2007年9月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刚才新疆自治区经贸委张主任热情洋溢的致辞,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王局长和国家统计局王司长的讲话都很好。他们的讲话就是我们今天会议的中心内容。王局长总结了过去的工作和今后的任务,王司长言简意赅,阐述了物流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我都完全赞同。通过这次会议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物流统计工作的水平,推动物流统计工作上一个新的新台阶。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意见。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搞好物流统计工作,需要了解物流业发展的形势。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这几年,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形势很好。“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1%下降到2005年的18.5%,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6.8%。200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进一步下降为18.3%,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上升到17.1%。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上升到17.9%。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反映了许多新的特点: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物流业发展;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企业物流分离外包速度加快;港口物流发展加速,区域物流合作增强;物流行业基础工作全面推进;物流教育发展很快。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和支持的结果,是物流行业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也包含了在座各位的心血。在看到我国现代物流业新进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物流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在座各位继续努力。

二、充分认识物流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在座各位正在从事物流统计工作,这是一项重要而艰苦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和作用。

第一,物流统计工作,是国家指导和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了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摆在了突出位置。过去我们把现代物流往往理解为一种管理方式,一种物流技术。我看对现代物流的地位和作用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认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认识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它是支撑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越发显得重要。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须将其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监测体系之中,物流统计就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这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物流统计工作功不可没。国民经济的各项工作都与我们所做的物流统计工作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情况不明,底数不清,政策措施就会失去针对性,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国际上通常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的水平。在我们的物流统计体系尚未建立以前,国外有关机构纷纷作出各种估计和猜测,有的说是16%,有的说是18%,还有的说是25%,数据出入很大,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我们的统计制度建立以后,对这个数据有了比较科学的计算,为国民经济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物流统计工作,是物流行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前几年,由于缺乏系统的物流统计制度和方法,没有独立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有不少人因此不承认物流为产业,不承认物流业相对独立的行业地位。现在,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领导下,依靠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统计体系,填补了国民经济统计的一项空白,这是物流行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第三,物流统计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物流是个新产业、新行业,物流统计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一切需要从头起步,难度相当大。有了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深入开展物流产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对物流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近年来,联合会借助已有的统计数据和方法,先后完成了《中国物流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中国传统制造企业物流现状及政策建议》等30多项研究课题。我们的统计数据,被各级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及新闻媒体广泛采用。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物流产业是一个刚刚兴起的产业,物流统计制度还很不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在座各位,在按照当前的制度和规定做好物流统计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出完善物流统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创造性地搞好物流统计工作。

三、对物流统计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对于物流统计工作,我提出几点要求,请大家考虑:

第一,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比如,要建立、维护好统计渠道,保证统计渠道的稳定和畅通,保证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加强分析和研究。统计数据得来不易,要用好。要善于运用统计数据,结合经济运行情况综合分析,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建议,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好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第二,要不断完善统计体系。现在,我国物流统计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但仍然不很成熟、不很完善,还不能够适应蓬勃发展的物流形势。希望同志们借助这次会议的机会,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适应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目前的统计指标体系中是否可以考虑增加反映物流外包活动的指标?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形势,是否可以增加一些国际比较指标?是否可以开展物流服务价格统计调查?等等,这些都值得认真探讨和深入思索的问题。

第三,要规范统计工作。统计是一门科学,统计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物流统计虽然是行业统计,也要统一到国家的统计制度中来,物流统计工作人员,要执行统计法,要严格执行统计制度的规定,这样才能做到统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此外,我们还要学习研究国际经验,适应国际间比较的需要。

第四,要以联合协作的精神,搞好物流统计工作。物流是复合性产业,物流统计需要联合与协作。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在推动我国物流统计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权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承担全国物流统计核算与调查工作,并一直给予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这是我国物流统计工作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完善的根本保证。

各地物流协会在物流统计工作中要积极发挥作用。目前没有开展物流统计工作的省市,有条件的协会可以具体承担起来,力争与物流牵头部门和统计局一道,把当地的物流统计工作开展起来;已经开展物流统计工作的省市,地方协会要积极参与。能不能搞好物流统计工作,应该成为考察地方协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将一如既往,认真做好全国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和完善物流统计核算与调查方法,增强物流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拓宽物流统计的范围和领域,提高物流统计分析的深度和水平。我们愿意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的领导下,依靠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广大物流企业,积极帮助支持各地物流统计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希望同志们就搞好我国物流统计工作献计献策。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