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何黎明 2005年10月21日 同志们: 2005年度全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统计工作会议今天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市召开了。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 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何黎明 2005年10月21日 同志们: 2005年度全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统计工作会议今天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市召开了。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 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圆满完成太空飞行任务,顺利返回,中华民族为之欢欣鼓舞的情况下召开的,很有意义。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此我们对国家统计局贸经司李敏处长的亲自莅临指导致以衷心的感谢,对承办本次会议的神舟国旅和武夷山春秋旅行社等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出席这次会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总结2005年度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统计工作情况,交流统计工作经验及新出现的问题。二是布置生产资料流通重点企业2005年统计年报及2006年定期报表制度。三是培训讲解统计直报系统操作方法。四是对2004年度统计工作的先进集体进行表彰。五是探讨在新的形势下,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统计工作如何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下面我就一年来行业统计工作开展情况和明年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一、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统计工作成效显著 由政府部门授权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实施的全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统计工作到今年已运行到第四个年头了。这一年中,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在包括在座诸位在内的广大统计信息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统计工作在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和指导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等方面,又迈出了新步伐,取得新成绩。(一)进一步发挥了统计信息的市场监督的功能 2005年,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行各业的积极努力下,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得到有效抑制,生产资料市场和国民经济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的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统计信息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保持了稳步增长。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核算,前三季度,全国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0.2万亿元左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5.6%,全年大约可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3.7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左右。从生产资料市场运行的总体情况看,煤电油运一度全面趋紧的局面已有所缓解,主要生产资料供需差率明显回落,市场供求状况继续改善,价格总水平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钢材、煤炭等重要品种价格已呈现明显回落走势。1—9月份累计平均,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4.4%,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9.5个百分点。9月份平均价格同比仅上涨1.9%,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2.4个百分点。预计,四季度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仍以平稳运行为主,全年价格总水平涨幅将回落至4%左右。基本消除了各方面对其引发通货膨胀的担忧。而生产资料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继续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在合理调整中继续实现较高增长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保持9.4%的增长速度,预计全年增速将不会低于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增长了16.3%,预计全年增速仍在16%以上的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预计全年增速也将维持在25%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则已突破1万元美元大关,达10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全年增速仍可保持在20%以上。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有2个百分点的涨幅。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既无通胀又无通缩的较理想状态,是1998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最好的一年。在宏观经济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我们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果也十分显著。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经营规模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也有明显改善。1~8月份全国31家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1300亿元,同比增长31.6%,比同期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额23.3%的增长水平高出8.3个百分点。实现商品销售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24.7%。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浙江物产集团、上海物资集团、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天津物资集团、广东物资集团等企业,销售总额已经超过2百亿元,成为国内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领头羊。上述情况是我们依据九月份有关行业统计信息资料,加工整理分析得出的国内生产资料市场运行简要概况。是我们大家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今年来国民经济及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情况,反映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成果。很有价值,受到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我们每个月都要加工撰写这样的统计分析材料,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研究室、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提供。据初步统计,自去年的行业统计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共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研究室、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提供了数百条生产资料方面的统计信息,其中绝大部分被采用。充分发挥了我们行业统计信息的市场监督的功能。(二)进一步体现了统计信息辅助决策的作用。我们的行业统计工作,及时把握了生产资料市场变化趋势,为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供了大量及时准确的市场决策信息。据初步统计,去年的行业统计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供了近200篇数据翔实、分析深刻、观点鲜明、有对策建议的统计分析报告。许多数据和观点被他们采用。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数据和观点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采用,出现在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中,成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依据。为此,国务院研究室负责为总理起草报告的有关同志还专程到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调研。去年下半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抑制回落的钢材价格再度出现急剧上涨,并导致供应出现阶段性趋紧现象,我们依据统计数据撰写多篇专题分析报告,分析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国际市场价格平均高出国内数百元甚至上千元,对企业而言,组织钢材出口有利可图,出口大量增加所致。而对国家来说则得大于失,宏观调控的主要对策与切入点是通过减少出口退税比例或提高出口关税水平来限制出口。这一建议得到多方面共鸣,并最终推动国家商务部于今年出台了降低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比例的政策。由于拥有行业统计数据资料的优势,今年我们还被商务部选定参与编制国内贸易“十一五”发展规划,受其委托,承担了其中的《生产资料流通方式研究》课题任务。在课题中,结合已有行业统计数据和专题调研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介绍了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规模、现状、特征、发展水平、面临的主要问题,国际上发达国家生产资料流通模式、经验、发展趋势,“十一·五”期间发展我国生产资料流通方式的对策、建议等。进一步发挥了行业统计信息的辅助决策的作用。此项工作基本是由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同志承担完成的。 我们今年每月反馈给各企业的《生产资料流通统计月报》和《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受到许多报送单位的欢迎。成为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外生产资料市场形势、主要生产资料产品的供求状况以及价格变动情况与趋势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企业观察了解全国各省、市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经营状况,本企业各项指标的对比状况,找到本企业在行业当中的位置,帮助企业确立发展目标,引领企业经营发展。 (三)行业统计地位进一步提升由于生产资料在目前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我们的行业统计也受到各有关方面前所未有的关注。行业统计信息数据与分析观点得到前所未有宣传应用。大家可能已经看到,在国家发改委马凯主任等部门领导的一些公开讲话中,经常采用了我们的数据和观点。商务部发布的有所各期有关国内市场运行情况通报材料中,也大量采用了我们数据和观点。从2004年起,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与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联合组织编写了《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报告》,对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状况作出尽可能系统全面的分析,警示性地指出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前景作出前瞻性的分析和预测性判断,供各级政府部门管理决策和各类市场投资主体经营参考。全国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经营及销售情况信息也是财政部行业监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我们的行业统计数据、分析、观点、建议也经常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等多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四)行业统计工作质量和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在统计工作内容上,今年统计监测的重点企业基本实现了财务统计的稳定报送,上报购销存报表已有35家企业左右。在统计报表报送的方式上,大部分企业都可以稳定地使用E-mail方式报送报表,提升了我们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总之,我们的行业统计工作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巩固提升,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继续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和良好评价,这是广大统计信息工作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增添了我们大家的信心,鼓舞了我们的斗志,促进我们进一步搞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统计工作。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参与行业统计的各企业领导、统计人员以及各地行业管理部门的统计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也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促进行业统计工作的进一步良好发展,今年我们继续按照《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综合统计评比办法》,评选出了安徽徽商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五家企业为2005年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在今天的会上给予通报表彰。由于名额所限,还有许多统计工作做得好的单位没能入选。我们希望被评上的单位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暂时没被评上的单位加倍努力,大家你追我赶,将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统计工作水平推上新高度。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行业统计工作新局面。明年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一年。随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