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丁副会长点评“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中国物流企业年会”
字号:T|T 2004年12月14日10:4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对“第二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4年中国物流企业年会”的点评 一、对这次会议的三点评析 (一)与物流有关的六路大军汇集成一支声势浩大的物流大军。参加本届论坛的代表有第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对“第二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4年中国物流企业年会”的点评 一、对这次会议的三点评析 (一)与物流有关的六路大军汇集成一支声势浩大的物流大军。参加本届论坛的代表有第三方物流企业,工业与流通企业,物流教学和物流研究单位,物流装备和设施的提供商,IT企业和咨询企业,金融与物流地产商,这六个方面的大军聚集在一起。我们并不是说这六个方面就构成了物流业的全部,但是物流领域的主体。我们真的感到物流业在升温。(二)这次会议涉及的内容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为什么说前所未有呢?的确我们这两天的讨论涉及到了物流的方方面面,我这样讲是相对而言的。另外,这次会议深度很不错,企业家讲的有深度,提的问题也非常有深度。涉及到的问题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方面的,一个是实践方面的。理论方面的问题,上次我在开物流学术年会上,讲到中国的物流在理论上有什么创新呢?后来我点了几个,比如何明珂的物流系统论,王宗喜的物流场论,汪鸣的物流复合产业论,还有徐寿波的大物流论、朱道立的融通仓论等等,这些东西可能在我们物流理论上有所创新。我们在实际方面,的确这次会议上也有很多创新,我听了以后很高兴,很多东西带有中国特色,叫中国特色的物流现象。我认为这次都谈得比较深。(三)这次论坛形成了一些物流新的热点和亮点。①第三方物流企业怎么样为客户开拓物流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多功能的增值服务。②如何做大、做强、做精、做细我们的物流企业。第一板块是国有企业,讲了一些他们的想法,第二板块是民营企业,讲了一些他们的想法,包括后面还有一些中外合资企业、一些物流装备的提供商,也讲了一些他们的想法,包括在中国应该怎么发展物流?我希望大家很好地研究这些方面,比如现在物流服务一方面要多功能、一体化服务,另一方面要把核心竞争力做大。包括信息平台、网络系统、强化企业管理、人才等等。③加入WTO以后,怎么样继续振兴我们的民族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板块反映很强烈,包括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那么大,外国资本进来以后怎么办?国有企业讲外国企业要想控股不行,只能中国控股,这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在加入WTO的后过渡期,大家还是千方百计想做大民族物流业,这种志气非常好。④“物流银行”即仓单质押,引起了大家的关注。⑤RFID技术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目前国际上刚刚起步,中国也应该起步,对今后中国物流业发展肯定有很大影响,我们必须很快地起步和研究。⑥物流信息化。这次信息化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有许多典型案例。⑦物流地产。过去研究商业的时候讲商业地产,现在的确出现了物流地产,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⑧物流企业家的价值提升。通过这次论坛,物流企业真正要搞好,很多取决于我们的物流企业家,包括我们的管理团队,是我们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本,它决定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入世三年,对中国物流业的总体评价第一,中国的物流业已经迈过了起步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20年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是和中国的经济发展相伴的。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是,①GDP年均以6%—8%的速度上升,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②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③中国人均GDP要冲击3000美元。④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与此相适应,中国的物流业肯定有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当然,目前我们地区差异、行业差异比较大,总体来讲,我们还是落后于发达国家20年到30年,我们还是一个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二,中国的物流业已经开始进入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行业自律协调发展的时期。中国是政府推动物流发展最大的国家之一。但决定中国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肯定要靠企业运作。目前在第三方物流方面,在工业企业、流通企业的企业物流方面,也包括第四方IT企业和咨询企业方面等等,都在协调发展。行业自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们到现在为止,各个省市成立30多个物流协会,对行业市场的规范在加快。但政府还没有完全形成合力,企业运作缺乏指导,行业自律还没有完全到位,下一步需要我们在方方面面进行改进。第三,在加入WTO三年中间,我们形成了国内国外物流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入WTO的时候,很多人认为物流业将是加入WTO以后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现在回过头想,这几年外资进入中国,到底对物流业的冲击有多大呢?有两个方面来衡量。第一个方面,外资进入行业以后,是促进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还是扼杀了这个行业的发展?第二个方面,外资进入这个行业以后,形成的外资垄断使国内的物流企业倒闭、兼并、人员失业。这两个方面我们物流业都没有发生,外资进入中国的物流业以后,中国的物流业快速发展,并没有对中国的物流业形成遏制,并没有形成外资的物流企业对中国物流资产的垄断,或者是国内很多物流企业倒闭、兼并或者是人员失业。 加入WTO三年,有利有弊,但是总体形成了国内外共同发展的格局。三、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六大趋势第一,从教授们宣传物流开始转向物流企业家主导物流。前几年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论坛,到处都是请教授们在那儿讲物流,现在我们没有请教授讲,都是企业家在这儿讲,讲得头头是道,讲物流的理论、物流的概念、物流的发展趋势、物流的新技术,我们企业家讲得清清楚楚,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从大学的教授们宣传物流到现在企业家主导物流。有的人讲现在中国仍然是炒概念的时期,我不同意,现在中国的确在方方面面扎扎实实地发展物流事业,在发展我们的物流企业,在运作我们的物流活动,这是非常大的变化。第二,第三方物流需求大于供给转向供给大于需求。前几年是需求大于供给,外资进来,或者中外合资,或者外商独资企业,连锁超市发展以后,物流怎么搞呢?谁来承担物流呢?没有办法,当时的确有很大的需求,但是没有供给,大家不知道怎么搞物流,所以很多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请外国的物流企业到中国来,当时很多东西没有起步,所以形成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但是这几年,我们的物流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当然物流企业的有效供给还是不足,但是总体来讲,我们物流的供给已经相当不错,虽然很多东西现在还不理想。现在出现什么问题呢?我非常同意中远物流总经理叶伟龙做的分析,哪些行业愿意外包呢?他们确定了六个行业,相当多的中国行业没有物流的需求,基本还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现在大量的物流公司都挤在零售业态中,一些物流企业进入重化工领域,非常高明。我非常同意一些物流的提供商、服务商讲的观点,要想办法为客户开发你的物流需求,很多市场要开发出来。如果中国的物流需求不能更大的释放,我们的蛋糕就那么大了,那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把需求的蛋糕继续做大,我们物流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第三,工业与流通企业的非核心竞争力外包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个性化多功能的增值服务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是必然要出现的。我非常同意这两天很多企业讲到的经验和他们的感想,我认为讲得非常好。第四,物流市场开始从无序逐步走向有序。中国物流市场刚刚起步阶段的确很乱,没有规范、标准;管理也是混乱的,到底是计委管?还是交通部门管?还是商务部门管?很乱,也没有标准;我们的培训也很乱,到处都能发证等等。的确,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物流市场的方方面面已经开始逐步走向有序,当然目前还不够理想。很多地方还是很乱,但是在逐步由无序走向有序。第五,形成国有、民营和中外合资三足鼎立的物流格局。现在国有企业是远洋舰队,民营企业是游击队,但是不能讲谁一定能吃掉谁。比如外资,外资加入中国市场基本是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今后外资全部都退出来?不可能;民营企业一定把国有企业都挤垮了?不可能;国营企业一定把民营企业挤垮?也不可能。第六,供应链管理、电子采购、RFID技术对中国物流业的运作、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国物流协会现在要改成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我这次到澳大利亚参加国际采购联盟理事会,现在全球采购到底产生什么趋势呢?过去是采购战略,或者叫物流战略,现在已经开始讲到供应链战略,这种趋势非常明显。供应链管理对物流的影响很大。电子商务对物流业影响也非常大,不能小看对物流业的影响。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现在美国国防部在推行,沃尔玛也在推行,我认为这和电子商务一样,它的(发展)速度很快,今后随着技术的改进,成本也会降低,这对物流的确是一场革命。电子商务对流通业是一场革命,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个系统里运作,虚拟一个银行可以支付任何的东西。包括供应链管理也是一样,今后存在的是供应链和供应链的竞争,这些东西对中国物流业会产生一些深刻的影响。这六个趋势应该讲清楚,我们搞物流的,不管是搞理论,还是搞实际运作的,要关注这些趋势的发展,要适应市场去调整。我还要强调一点,中国的物流发展,并不是外国的东西最好,一定要本土化。因为,中国的确有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的物流业发展也必须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创造中国的模式。国外的东西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但是客观规律放到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特定环境的创造,所以中国的物流业也需要本土化,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理论、实践上也需要不断地创新,这种创新需要呼吁出现更多的物流理论家、战略家、企业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愿意和大家一起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