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争实现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省、市、县三级全线贯通的省份,并不多见;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建设围绕财政资金管理和采购监管进行的,也并不多见。在安徽,这两种“不多见”却集于一身。
力争实现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省、市、县三级全线贯通的省份,并不多见;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建设围绕财政资金管理和采购监管进行的,也并不多见。在安徽,这两种“不多见”却集于一身。
在近日召开的安徽省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推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底,该省16个地市、79个县(区)将力争实现电子化采购系统全线贯通。自2008年年底正式启动电子化采购系统建设工作至今,安徽省政府采购改革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在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电子化采购系统建设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下一步,该省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又将朝向何处?围绕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采访了安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处长宋宝泉。
采取分步走战略
“我省电子化采购系统建设分为内网和外网两部分进行。其中,内网建设是财政一体化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网建设则开始于2008年年底。”回忆起安徽探索电子化采购系统建设内在规律的经历,宋宝泉说,明确建设目标、强化政策落实,是最关键的因素。
“政府采购在环节上不仅涉及财政资金管理的政务要求,还涉及财政资金使用的商务要求。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竞争,采购到物有所值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宋宝泉分析说,正因如此,在财政预算资金货币的实物化管理中,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化建设,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采购预算编制,把住项目安排的合理性;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程序,达到采购行为的规范性;通过严格的集中支付手续,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正因如此,建设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一定要符合财政资金和政府采购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在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组织建设和实施的基础上,确保整个系统功能满足财政资金管理和采购业务交易监管的双重要求。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安徽省先后制定了电子化采购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及规章制度,明确了建设目标、实施步骤、资金保障等措施。
2010年1月,省本级电子化采购系统全面应用。
2012年7月,安徽省电子化采购系统一期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而在由省级向市县级推广的过程中,安徽省制定和采取了“3步走”战略:2012年8月,黄山、六安等7市和金寨等3县首批试点市县上线运行,系统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013年年初,亳州等6个市和砀山等46个县(区)被列为第二批试点建设地区。9月底前,第二批试点市县将完成电子化采购系统的建设推广工作。
2013年年底,再力争完成第三批3个市、30个县(区)的电子化采购系统的建设推广工作。届时,全省将建成以安徽省政府采购网为中心、省市县三级互通互联、全省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
坚持全省一盘棋
目前,第二批电子化采购系统建设试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在加强系统建设的组织保障上,安徽省将有何动作呢?
“财政部门是电子化采购系统建设的主体。列入第二批试点的各级财政部门、招投标机构,必须将电子化建设纳入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中。”宋宝泉说,政府采购改革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加快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是不容置疑的重大任务。
而在推广电子化采购系统的过程中,安徽省一贯坚持全省“一盘棋”的思路。此次采访,宋宝泉向记者重申了这一观点:“经过对全省16个市和下辖30多个县区的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开发出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可以说,这一系统比较符合各市县政府采购推进的实际情况。另外,各功能模块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各市县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要求,原则上不得因个性管理需要修改系统的共性设计。”
为此,安徽省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推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专门提出,各级财政部门、招投标机构要立即清理当前使用的政府采购系统。按照全省统一的电子化采购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对己有的、基本符合要求的电子化采购系统,要按照省财政厅要求进行业务流程调整和优化;对未建和不符合要求的,要新建和重建。原有系统可在全省统一的电子化采购系统建成、双轨运行3个月后,正式切换使用全省统一系统。
那么,系统建设经费从哪里来?宋宝泉告诉记者,内网建设经费,由省财政厅以信息化建设经费补助的形式下发给各县(区)财政局;外网建设经费,则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待按省财政厅要求建成并运行后,依照市县(区)建设经费的60%给予补助,市级补助60万元,县级补助25万元。
不过,宋宝泉表示,考虑到各地市管理需求可能确实存在某些差异,省财政厅还将定期征求市、县财政部门、招投标机构管理的需求意见,统一组织升级和完善软件功能。“这也是系统设计的人性化。”宋宝泉笑着说道。
搭建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平台
可以设想,借助电子化手段,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政府采购基本流程、执行要求和标准体系的圆满统一后,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平台似乎变得并不遥远。而这,早已列入安徽省下一步的工作规划。
早在今年年初,利用第二批电子化采购系统试点建设推广的契机,安徽省启动了“全省电子化政府采购公共资源平台(二期)”建设,可谓先声夺人。宋宝泉这样解释全省电子化采购公共资源平台建设的内涵:利用全省统一的采购数据标准,建立起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信息库,实现全省范围内的采购项目库、供应商库、商品库、代理机构库、评审专家库的信息共享、资源共用。
意义远不止于此。宋宝泉说,借助全省政府采购公共资源平台,还可以建立统一的分类登记、注册准入和考核评价等机制,实现供应商、商品价格、采购代理机构、专家等信息的“一地注册,全省通用”,甚至实现各类采购业务资源的跨地区使用。新的蓝图,正在江淮大地徐徐展开。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