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信息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是一项事关海西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科教处林元洪副处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十二五”期间,福建提出推进海西“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交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被提上日程。据了解,最近《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专项规划》经审议通过,规划透露出更多便民、利民亮点。
“以信息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是一项事关海西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科教处林元洪副处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十二五”期间,福建提出推进海西“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交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被提上日程。据了解,最近《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专项规划》经审议通过,规划透露出更多便民、利民亮点。
规划智能交通未来
在交通运输行业广泛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是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公众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的有力支撑。
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和发展,福建围绕交通“三大建设”统筹规划,持续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基本履盖了交通建设、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一基础、一中心、两体系、四领域”为主要特征的福建交通运输综合信息平台总体架构,即:建设一个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一个全省交通数据中心,完善安全和发展环境二个保障体系,重点开展电子政务、智能交通、物流服务和公众服务四大领域的应用,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福建交通运输厅提出,争取到2015年,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基础网络更趋完备,数据中心的信息交换与共享能力显著提升,交通基础信息支撑平台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公众信息服务更为全面,公众出行方便快捷;海西绿色物流、综合运输枢纽和港口信息服务体系逐渐完善,物流效率显著提升;安全监测基本实现全覆盖,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交通诚信和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信息化体系初步建立,行业管理宏观决策支持能力明显增强;形成全面打造以“协同共享、智慧感知、安全诚信、绿色节能、便捷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新局面,初步建成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
林元洪表示,“十二五”期间福建交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持续加强统一信息通信网络、交通数据中心、交通基础信息支撑平台三大建设;着力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信息、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及综合运输枢纽信息等四大信息服务能力;重点构建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交通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港口综合信息服务、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及交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五大体系。初步建成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助推“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
运输服务“民生”
2011年,福建交通运输厅将持续深化民生优先工程的信息化保障服务,进一步完善交通行政许可网上服务体系,全面实现交通行政业务的网上受理;进一步扩大交通动态数据的采集覆盖面,提高实时路况信息的准确率,积极拓展交通信息的发布方式和渠道,初步实现移动环境下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大幅提升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交通诱导能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培育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网上审批将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项目办理流程,完善省级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大力推进公路及水路基础建设项目、港口岸线使用、航道通航相关管理事项等交通行政业务的网上审核审批,以及船舶、船员、船检发证和公路、水路运输的网上审核审批。
福建交通运输厅还将继续完善公路、水路、民航和城市交通等综合信息服务,开展路况等各类动态信息自动采集,提供权威的交通基础信息和道路拥堵信息、自驾出行策划、混合式公共交通出行策划等与公众出行息息相关的服务功能,并整合气象、旅游景点等与交通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查询,充分利用无线宽带、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和车载信息服务等信息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开展试点示范,提供移动环境下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
据林元洪介绍,即将建成的交通安全监督和应急处置平台包含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港口码头、客运场站的相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011年将主要建设高速公路监督控制中心、普通公路路网管理中心、港航应急分中心、一、二级客运场站视频监控系统,开发风险隐患分析、应急模拟演练、预测预警、安全运行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管理信息化。
福建交通运输厅计划在4年时间内建成一个交通物流协同数据交换中心,平台将对接电子口岸、铁路、航空、金融、保险等行业的交通物流枢纽,将推进全省交通物流信息资源的广泛整合,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突出对台物流中转服务特色,促进交通物流的发展。
城市交通智能“新”生活
未来的城市交通会更为便民,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可有效衔接,让市民的出行也更为便利。据悉,“十二五”期间,福建将加快城市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建设省级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平台,实现公交线网运行态势分析、公交服务水平评价、财政监管、安全与应急管理、行业统计分析等服务。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建立公交智能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公交合理调度和线路规划等科学化管理,实现公交智能报站。据了解,实现公交智能报站,就不会出现报错站,导致外地乘客下错站的尴尬情况了。
林元洪介绍,福建将拓展IC卡应用系统,实现公交、出租、地铁、轻轨等城市客运一卡通的电子支付和结算。另外还将示范开展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建设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和监控指挥中心;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方便公众出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据介绍,经过整合后的出租车电召服务和监控指挥中心,可更好地实现出租车的调度,实现市民预约出行和随时电召,让出租车的服务“立等可取”。
根据规划,福建将建立驾培学时计时(IC卡)管理系统,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活动,提高培训质量,保障驾培机构和学员的合法权益。这样,可有效杜绝驾校缩短课时,也可以提高学员的效率。此外还将建立营运车辆及从业人员IC卡管理系统、营运车辆监管系统,规范从业人员和营运车辆数据库管理,并实现全国范围内从业人员和运输车辆信息的共享,促使整个运输行业更加健康发展。
福建《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通过智能交通建设,打造低碳示范行业。未来,通过有效调配车辆,提高运营车辆实载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不断完善出租车智能调度信息服务平台,争取在城市建成率达到100%,扩大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ETC)应用规模,实现ETC覆盖率达到100%。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