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皖通科技给力大交通信息化
字号:T|T 2011年11月24日10:37     中国证券报
  • 皖通科技[13.43 -2.04% 股吧 研报](002331)管理层在年报中披露,公司将继续通过收购战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实现大交通信息化构想。2010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方案,拟收购从事港口信息化的烟台华东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业务将从高速公路信息化延伸至港口,为实现大交通信息化构想打下坚实基础。

皖通科技[13.43 -2.04% 股吧 研报](002331)管理层在年报中披露,公司将继续通过收购战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实现大交通信息化构想。2010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方案,拟收购从事港口信息化的烟台华东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业务将从高速公路信息化延伸至港口,为实现大交通信息化构想打下坚实基础。

行业景气高峰来临

皖通科技22日披露的2010年报显示,公司2010年营业总收入为2.90亿元,同比增长21.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6.62万元,同比增长22.85%;基本每股收益0.57元。公司提出的分配预案为,拟以总股本7141.16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息2.0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7股。

而另一家高速公路信息化上市公司交技发展[16.57 -1.95% 股吧 研报](002401)2010年也实现了稳定增长。交技发展201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42%;实现净利润近3600万元,同比增长32.43%。

行业研究员认为,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未来会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主要包括新建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和存量高速公路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两个方面。

皖通科技副总兼董秘陈新就介绍,随着国内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对构建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逐步体现,国内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在提高。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从2005年到2030年,国家将斥资2万亿元,新建5.1万公里高速公路,使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里程达到8.5万公里。这将使未来几年我国对高速公路的投资快速上升,进而带动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1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万公里,新增3.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以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龙头,加强省际连接线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

而根据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王金华的测算,在金融危机期间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后,高速公路的投资占到相当高的比例,预计2013年高速公路将达到8.5万公路,提前7年完成《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目标。

而高速公路的建设周期大概在三年左右,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土建工程、交通工程和机电系统建设阶段(指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高速公路信息系统习惯称为“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系统建设在项目最后一年。而如果从2008年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开始算起,2011年底和2012年将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行业景气高峰。

亿阳信通总裁任志军就曾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几年来,各地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路况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也加大了信息化投入,特别是在测速、监控等方面,这些因素都推动了高速公路信息化投入的大幅增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开始与传统的机电系统融合,信息化管理手段也逐渐在高速公路机电项目中使用,并把收费、通讯、监控等各个流程通过信息化整合在一起,构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信息交互平台。

中信金通研究员熊适时估计,未来新建高速公路信息化市场空间在1260亿元左右。通常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投资占整个基建工程投资额的1%-3%;如果按每公里高速公路6000万-8000万元的投资及信息化占比2%来进行估算,每公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投资在120万-160万元。

另外,对现有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主要包括:信息系统追加投入、系统升级改造、日常运行维护三个方面,每年的市场空间也达到百亿元以上。

市场集中度待提高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从当前高速公路信息化主流公司的客户来看,区域性比较明显。

亿阳信通是完成高速公路系统集成项目最多的上市公司,其主要客户分布在浙江、江苏、陕西以及东北。广东新粤在广东高速公路市场占据垄断,而新大陆则在福建省高速公里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其市场份额超过80%。

皖通科技业务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其2010年年报显示,安徽省内营业收入达到1.87亿元,占到总体营业收入的64%。省外营业收入1.03亿元,占比为36%,但是呈现快速增长,同比增长66%。而从公司2011年以来的中标公告来看,公司分别中标福建、陕西两省的3项目,中标金额合计为1.59亿元。再加上公司网站上披露的国家高速公路网京津塘高速公路空港经济区出入口项目和国家高速公路网安徽省芜湖至雁翅高速公路机电工程WYJD-01合同段,总金额达到2亿元,为公司2011年业绩稳步增长打下基础。

这不仅意味着公司在省外市场的突破,也为全年业绩快速增长打下了基础。仅1月份来自省外的中标金额就是2010年全年的1.5倍,其金额也占到2010年度总体营业收入的近六成。

陈新表示,尽管高速公路信息化区域垄断迹象明显,但是行业集中度还是在提升,并且随着公司上市后知名度的提升以及资金实力、技术实力的增强,公司在省外市场屡有斩获,今年1月份连续中标3个省外项目就是一个迹象,而未来省外市场一旦打开,其成长性将十分明显。

此外,也有市场人士分析,对于各地区域性的高速公路信息集成商而言,大多与地方高速公路投资主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走出去的能力远远不及皖通科技、新大陆等上市公司,而如果这些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股份、现金收购等方式收购区域性公司,则可能是一个各方共赢的结果。这位人士表示,“对于区域性公司而言,很难做大,单独上市也有难度,通过增发进入上市公司或者现金出售的方式,就可以分享资本市场的丰厚回报,上市公司也赢得了市场,预计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平台进行外延式扩张会越来越普遍。”

实现大交通战略

皖通科技通过非公开发行收购烟台华东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典型案例。脱胎自烟台港务局的华东电子,目前是国内港口和航运信息化的主导企业。在集装箱智能码头操作系统、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和口岸物流平台系统等三个细分领域,都是行业领军企业。

根据皖通科技此前公告,公司以每股23.44元的价格向烟台华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万股,购买其持有的烟台华东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为1.7亿元。

目前,非公开发行事项已经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并向证监会报送了材料,按照程序,预计年内能够获批。

按照皖通科技自身业务2011年增长30%测算,将华东电子并表后,皖通科技净利润将同比增长70%,由于增发后股本仅扩张9.27%,其每股收益将由此大幅提升至0.88元(未考虑公司2010年度10转增7的分配方案)。

此外,作为高速公路信息化公司,皖通科技在“车联网”项目也早有布局。公司方面介绍,随着“车联网”相关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车联网将最终能够为每一位出行者和交通参与者提供服务,公司作为高速公路信息系统整体方案提供商,今后将继续加大对道路通行状况、车辆数据采集和“车联网”系统重点领域“车、路”信息交流平台的研究工作,力争抢得“车联网”技术和市场的先机。

作为一家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皖通科技高管都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将高管利益与上市公司利益绑定在一起;而为了留住和吸引核心骨干,公司还计划适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