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以信息化实现政府采购透明
字号:T|T 2011年10月26日09:38     南方日报
  • 在电子化平台实时记录系统的页面上,记者看到了类似QQ聊天记录的电子档案:桂城某中学采购教学工具的项目,从其采购申报开始,采购中心操作人员对它的每一次业务处理,均清晰记录在案。


有数据表明,电子化采购可为政府节省5%―10%的成本。

68个采购细项全透明

在电子化平台实时记录系统的页面上,记者看到了类似QQ聊天记录的电子档案:桂城某中学采购教学工具的项目,从其采购申报开始,采购中心操作人员对它的每一次业务处理,均清晰记录在案。

据了解,作为电子化采购平台的六个子系统之一,实时记录系统保留了政府采购中心相关操作人员对项目的所有操作时间、处理情况等,采购人、财政局以及监管部门可随时上网查询,以实现监督管理实时透明。

在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上,从采购申报、确定需求到电子归档、监督和供应商会员管理与评估等,整个采购流程涉及22个业务项目68个采购细项。南海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表示,所有这些细项都实行电子化操作,以做到规范透明。

为了从源头上保证采购过程的公平,电子化采购机制可以帮助实现采购需求的公平。据南海政府采购中心主任黄冬茹介绍,采购人的项目需求要在网上进行公示。以申购电脑为例,如果某单位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对某一品牌的倾向,则供应商可以就此提出质疑,采购中心将会找专家进行论证。

“电子化机制建立之后的2009年和2010年,我们只收到了1项质疑。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一次性不成功项目和采购质疑项目都大幅下降。”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电子化平台建立之前,对于竞标的结果,采购中心一般只公布中标人,对竞标情况的介绍比较笼统。而电子化机制组建起来后,供应商可以在系统上看到自己以及竞争对手的投标项目基本情况以及专家的评审情况。专家对竞标项目各个考核标准的评分,例如价格、服务、商务性等条目,供应商都能在系统上看见。“把专家评审的详细结果展示在电子化平台之后,供应商的质疑自然少了。”

抑制腐败生长空间

开标之日,南海政府采购中心会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前来对各供应商的竞标项目进行审核。评审专家的挑选,则是利用专家语音自动通知系统。该系统从广东省专家库中自动随机抽取参评专家,并通过无人干预的短信或语音通知专家,整个过程完全保密。直到开标之前,供应商、采购中心工作人员都“不识专家真面目”,供应商无法与专家直接接触,也就极大降低了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在专家集中进行电子评标的办公室内,记者看到,参加标书评审的主要是专家评委,有些采购项目,采购人也会约占1/5的席位。专家评委和采购人评委分坐在圆桌两侧,每个评委面前都有一台电脑,供他们独立进行评标。

“这样的设置,既减少了采购人和专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也避免专家之间相互影响,降低了人为因素对评标过程的干预。”中心相关负责人称,评标办公室内还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纪检监察和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视频对评标过程进行监控,进一步保证专家评审的公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