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采购 >> 内容
292

四大问题凸显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不足
字号:T|T 2011年10月17日09:54     中国电子政务资讯网
  • 随着采购项目的增多,供应商质疑、投诉相应增加。尚晓汀认为,这一方面说明供应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采购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招标文件不严谨、专家评标不细致、泄漏商业秘密、个别采购人需求有明显的歧视和排他性条款等现象都导致了质疑投诉的增多。

日前,在中央国家机关2006年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座谈会上,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尚晓汀指出,目前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执行过程中尚存四大问题:

一、部分产品价格虚高。

尚晓汀说,这主要在于个别厂商凭借其品牌的垄断地位,价格居高不下;入围品牌数量和争取较优惠价格两方面存有矛盾;采购中心对市场价格监测不到位。

二、质疑投诉增多。

随着采购项目的增多,供应商质疑、投诉相应增加。尚晓汀认为,这一方面说明供应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采购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招标文件不严谨、专家评标不细致、泄漏商业秘密、个别采购人需求有明显的歧视和排他性条款等现象都导致了质疑投诉的增多。

三、网上竞价遭遇新难题。

据尚晓汀介绍,一些供应商为谋取中标投报极低价格,中标后却推诿报错价格或暂时缺货。一些供应商报价接近,因此一些长年提供服务、资信优良的供应商仅因为报价相差几百元错失获取订单的机会。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采购中心改进了现有网上竞价的程序,以最低有效报价为基础。采购人对所有不高于最低有效报价3%的供应商进行打分,最后按得分顺序确定成交供应商。这种方式给予了采购人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便于他们选择更合适的供应商。

四、采购效率不高。

针对以上情况,尚晓汀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采购队伍专业化水平、采购中心内部流程设置、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还应继续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