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论采购信息化的发展
字号:T|T 2011年09月21日10:44     
  •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通过信息化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果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收益成为 采购信息化发展最为重要的目标。经历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B2B、B2C、C2C、EDI的电子商务早期,采购信息化已经逐步迈入成熟的时期。电子商务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也标志着我国采购信息化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通过信息化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果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收益成为 采购信息化发展最为重要的目标。经历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B2B、B2C、C2C、EDI的电子商务早期,采购信息化已经逐步迈入成熟的时期。电子商务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也标志着我国采购信息化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发展过程分析 
   
阶段分析是发展过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信息”和“信息化”的思索,基于社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研究,本文将采购信息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采购数字化、采购一体化、采购虚拟化和采购智能化。采购智能化受目前理论和技术的限制,仍处于萌芽时期,尚不能被广泛应用,不在此赘述。下面具体分析前三个阶段。 


1.采购数字化。采购数字化,在实践中经常被称为“电子商务”,是采购信息化的最初阶段,也是最基本的阶段。信息是事物状态的属性,数据是信息能直接被处理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数字化即将事物状态的属性通过数据表现形式表示出来,从而能够被电脑或其他设备进行自动处理,得到信息化的应用。只有通过对采购信息进行数字化表达,才能通过数据分析来更好地完成采购业务与管理工作。采购信息已被数字化并得到处理的对象主要有资金、订单、供应商、产品,见图1。 
   
(1)采购数字化中最先被数字化的是资金信息(财务)。财务电算化(数字化)极大地方便了采购财务信息的处理,能够随时获得所需的各种数据,已经在不同类型的各种企业得到广泛应用。资金是企业目标实现的最主要对象,通过减少采购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2)供应商信息。将采购相关的供应商信息进行数字化,方便了信息的保存和搜索,也提供了信息更高级应用的可能,常见的有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系统。通过SRM系统,可以加强与供应商的相互沟通,保持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通过供应商选择与管理有利于长期采购利益的最大化。 
 

(3)订单信息。订单(合同)是采购信息化的最基本单元。它本身包含了产品、资金、供应商三方面的信息,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组合信息单元。订单信息数字化的实现,也就成为采购数字化核心的工作。一旦实现订单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即标志着采购信息化管理(MIS)系统数字化阶段的基本完成。 


(4)产品信息。产品信息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保证和提高采购质量,采购质量是采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采购最难信息化的部分,其种类繁多,数据复杂,处理起来较为复杂,目前主要通过数字标签,尤其是无线射频标签(RFID)实现部分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已经广泛应用在物流领域,可以近忽实时地获取采购的产品的位置等状态信息。 


2.采购一体化。采购一体化其实质就是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支持下进行流程重组,从而通过供应链的优化实现更好地采购。其中,美国军方将这个过程以持续采办与全寿命周期支持(CALS)的方式进行。如果采购一体化范围拓展到全世界,在实践中称之为“全球采购”。 


采购一体化必须建立在采购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采购数字化提供的采购信息基础,实现采购信息的共享应用,一体化也就是信息综合应用。从企业整个管理过程来看,采购一体化必然将采购融入整个管理过程中,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三流合一,才能实现信息综合应用,见图2。 
 

   
从资金流来看,采购一体化在企业外部需要信息化金融的基础支撑,从而实现支付收款,成本管理及控制,在企业内部需要实现原有相关MIS系统的集成,通过流程重组更好地实现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从实物流来看,采购一体化在企业外部需要信息化物流的基础支撑,从则实现所需采购的物品装载、运输、分发及相应的管理与控制,在企业内部通过原有物流中心及相应的仓库等储存分发系统实现联动,保证和提高采购质量。 


从信息流来看,采购一体化需要得到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支撑,在企业外部实现与供应商的相互沟通和操作,在企业内部实现其他部门的相互沟通和操作,从而减少管理成本,提高采购效果和效率。 


一旦实现采购的资金流、实物流和信息流在企业能够无缝流动,就标志着采购一体化阶段的基本完成。不同的信息也是对应有其共享范围的,需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共享与应用。一体化也是有范围的,只有内部与外部实现多个供应链的节点间实现信息互动直到互操作,才能充分利用采购一体化的优点,将采购业务与管理成本控制到理想的水平。这是目前采购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阶段。 


3.采购虚拟化。采购虚拟化,必须建立在各种虚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虚拟构架完成整个采购活动。采购虚拟化必须建立在采购一体化的基础上。采购虚拟化是今后采购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目前仅在部分领域有创新性应用。 


通过虚拟产品进行采购是采购虚拟化最明显的创新性应用之一。真实产品才是采购的主要目标,但虚拟产品可以为采购提供与真实产品几乎相同的全面质量信息,可以为真实产品的采购提供优先应用测试,进一步提高采购效率。但现在的技术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造成虚拟产品品质失真较为严重,反而影响了后续采购的工作。虚拟产品也将和设计与制造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企业一体化进程,为采购提供更好地效果,提供更高的效率。虚拟产品与设计在房地产、机电、数码与软件等产品领域得到应用。 


采购过程虚拟化是采购虚拟化另一创新性应用之一。美军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基于仿真的采办(SBA),将成为虚拟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SBA将建模与仿真(M&S)技术应用于采办领域,形成了与产品、项目相关的采购过程的虚拟应用。虚拟与仿真不同,仿真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而虚拟是在仿真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如上文的虚拟产品,其作用是为用户关注的产品信息提供虚拟化应用,其他信息可以略去。采购只是采办的组成部分,SBA比虚拟采购范围要广泛,但关于虚拟采购的应用并不全面。 


  虚拟采购不仅仅包括通过虚拟产品进行采购和采购过程虚拟化两个方面,还可能通过虚拟企业实现整个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采购,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并创新。 


   
  三、实施措施与方法 


   
1.加强采购数字化。数字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基础性工作。很多采购相关的企业和组织部分或初步实现了采购数字化,仍面临不断加强的现实问题,需要认真分析,科学应用。

 
数字化以及后续的信息化进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取得高效,还必须与相关人员有机结合。比方说,应用了采购数字化系统,增加了相应的管理成本,特别是相应的工作人员还无法有效利用这个系统时,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严重影响采购工作的完成。 


采购数字化实施时要优先考虑好与其他数字化应用的衔接,也为日后的采购一体化提供方便。比方说,很多企业采用了许多非采购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如计算机集成辅助制造系统CIMS(数字化生产),供应链管理SCM,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等,实现采购数字化,相互间的数据不兼容,有时连手动都无法实现完整流程,更谈不上采购效果的提升。

 
2.推进采购一体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现采购一体化才标志着采购信息化的基本完成,此时整个信息化系统已经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其采购流程能够得到尽可能的优化。
 

采购一体化可以逐步推进,尤其是与其他部门或外部组织的信息化合作时,需相互配合才行。此时,必须对采购一体化进程进行可行性和可靠性分析,只有通过一体化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或好处时,才有必须同步推进一体化进程,否则会适得其反。 


采购一体化也可以与采购数字化并行推进,也是很多企业或组织实现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利用技术后发优势的成熟方法,能够更为快速地初步实现采购一体化,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数字化和一体化。 


3.开展采购虚拟化。采购虚拟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开展采购虚拟化,可能在特定行业获得技术上的优势,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但花费的代价较高,仅适合于一些大中型企业开展已经被验证有效的应用或其他更好地创新性应用。 
   
四、结论 
   
  采购信息化发展可划分为多个阶段。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各企业或组织在采购信息化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功,其中部分企业或组织已经基本实现了采购数字化甚至一体化,今后仍需加强采购数字化、推进采购一体化、开展采购虚拟化,通过采购信息化建设在全球竞争中保持和提高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