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千里
- 职务:所长
- 职称:教授、博导
- 单位:长安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专长:物流工程与管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企业管理学科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
个人简介:
-
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陕西应急管理学会理事、陕西物流学会副会长、西安市电子商务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在任经管学院25年系主任的专业与学科建设中,分别于2002年、2004年申报并建设长安大学物流管理专业、长安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于2013年通过教育部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再评估;是2004年省级精品课程、2014年省级精品共享课程《高级物流学》建设负责人,2004年长安大学教学名师。1991年在澳大利亚TNT参加运输管理项目培训,2000年在德国参加货运与物流管理交流活动,2008年~2010年在韩国、日本参加过多次学术交流活动。出版专著《物流集成场: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物流集成理论及实现机制》、《高级物流学》、《高速路网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等4部,主编(编著、参编)教材25部(含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发表论文180余篇,EI、SCI、CSSCI等检索20余篇,人大复印4篇,30余篇论文获各种优秀论文奖。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于集成场理论的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模式研究》以及省部级等纵向课题30余项、横向课题60余项、参加10余项。主要涉及物流集成理论及实现机制研究、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物流与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两业联动发展、物流项目计算机仿真及物流工程可行性研究等领域。提出了以《高级物流学》为代表的物流集成理论,以《物流集成场: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为代表的物流集成场理论,和《基于集成场理论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集成场理论,逐步形成了对物流活动、物流业发展以及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实践认识的理论体系。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陕西高校人文社科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二等奖2项、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音像教材及教学片)二等奖等各1项,中国物流学会优秀课题奖2项,省厅等其他科研奖项10余项;中物学图书奖5项,中物学、教指委全国高校教研课题奖1项,其他教学成果、教材奖12项和荣誉奖多项。
主要著作:
-
发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中国软科学);“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与资源整合”(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及竞争力体系的构建”(物流技术)等180余篇,其中EI、CSSCI、ISTP、sci等检索20余篇。 出版专著4部,编著(主编)教材2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参编教材5部。代表著作有:《物流集成场: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社科文献2012)、《物流集成理论及实现机制》(社科文献2011)、《高级物流学》(人民交通1999版、2006版、2015第三版)、《高速路网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人民交通2007)、《供应链管理》(人民交通2002);领衔编著有《物流工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功能型物流(图解操作板)》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物流工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供应链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等。主编教材有:《交通运输组织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国家级规划教材),《物流工程学(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国家级规划教材);《采购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现代企业物流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特种货物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物流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物流市场营销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第三版);《物流企业运作与实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撰稿并参与拍摄《物流现代化实践》,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道路运输组织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以及公路技术词典,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道路运输服务分科主编)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