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物流管理 >> 内容

非物流说物流,跨界看配送,最后一公里会有新玩儿法
字号:T|T 2014年11月20日08:57     运联传媒
  • 突围,突围,最后一公里物流如何突围?成本高,效率低,专线受其困,3PL受其困,零担货运受其困。说创新,话突围,上周末运联成都下午茶把“最后一公里突围之道”作为主题,轻松叙事,放言漫谈,最后话语的焦点集中在几位跨界者的思路上。这里摘其要分享给大家,不求论述完善,只求启发探索者——

专线、零担、第三方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各自有着自己的难,大家都在找突围之道。最后一公里物流怎么突围?创新。怎么创新?打破传统。怎么打破?跳出传统物流思维。

 

日前,“运联下午茶”走进成都,探讨时下最热的“最后一公里物流的突围之道”。传统专线提出末端配送的痛——高成本、无网络、散货源。这天下午,不只有他们的自我革命,还有跨界者带来的新思维与新玩法。

 

今天,我们不谈传统物流如何创新,讲讲如何跳出“配送”看最后一公里物流——投资、金融、车辆、互联网、供应链……改变观念、换个角度看世界,也许会完全不一样。

 

物流要与互联网结合

——人人快递CEO谢勤

 

最后一公里物流最困惑,但也最有市场。做最后一公里物流,如果只是做运输那就不要做了,没戏,一定要延伸产业链;如果只有几台车,那也需要斟酌。未来的最后一公里物流,一定是对专一的某种商品的配送,同时建立自己的网络体系。

 

要做到以上,就要在物流与互联网之间找一个结合点。就像那些O2O企业,他们把配送费加到产品的价格中,挣的是产品的差价,而传统配送企业挣的是配送费。人人快递对物流来说也是创新,人人都是快递员,提供点对点服务,但我们不是快递公司。如果拿快递的标准、管理方式要求人人快递,对我们来说是致命的。

 

我经常说,即使人人快递最后没有成功,但会留下一种众包模式。

 

从车辆切入不赚货运差价

——驹马物流总经理白如冰

 

最后一公里物流,难就难在服务品质与车辆形象稂莠不齐。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进行创新。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去做城市配送,我觉得肯定没戏。所以,我创立了驹马模式——不赚货运差价,让司机挣到更多的钱,让被服务的企业成本最低,服务品质最好。

 

从车辆销售跨界到城市配送领域,我没想过从物流身上赚钱,只是想把物流做成一种支撑服务,然后打通车辆的整条产业链。所以,我不赚运输的钱,而是从其他环节赚钱。

 

跑腿的变成卖货的

——钟鼎创投董事总经理董中浪

 

从投资的角度,我对物流有三点看法:

 

第一,物流很有前途且才刚开始。无论是四通一达等快递系,还是德邦等快运系,他们对资本的需求才刚刚开始,整个行业的集中度也才刚刚开始。未来,涌进物流的钱会越来越多。

 

第二,移动互联网冲击着物流行业。五六年前,互联网离物流还很远,现在却是息息相关。如果你没有考虑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你的商业模式的作用与价值,那你走不远。现在投资界最看好的项目是什么?是共享经济,是O2O。而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跑腿的变成卖货的,就是商流和物流要结合。

 

第三,善用资本和金融。如果你的企业发展不善于利用资本,业务形态不善于利用金融,那么发展会具有局限性。

 

未来的物流要干两件事:连接用户+重构产业链。

 

现在你再去创业,一定要做到给客户带来价值,要有共享经济的概念,要筑起非常高的门槛,要拥抱移动互联网,要利用金融工具,去构建你的商业模式。

 

董中浪也好,谢勤也好,白如冰也罢,他们都是用“非物流”的眼光在看物流。所以,钟鼎创投投资了爱鲜蜂,谢勤创建了众包模式的人人快递,白如冰的驹马物流不赚货运差价。当然,在物流领域还有很多用“非物流”思维在创新。他们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新方向:跳出配送看最后一公里物流。这也许会让我们可以看的更清楚,想的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