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综合 >> 内容

何黎明:新阶段 新趋势 新思路 新对策
字号:T|T 2012年12月03日10:59     网络事业部      作者:何黎明

新阶段  新趋势  新思路  新对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2012(第十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时期,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
    首先,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参加本次年会的中外来宾、企业家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厦门市人民政府及有关方面为大会所做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特别是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物流国九条”)以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目前正在起草编制《全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财政部出台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将物流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扩大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商务部启动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综合试点;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积极推广甩挂运输、铁水联运等新型运输组织方式,支持交通运输主枢纽物流节点建设;工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化、农产品物流、铁路物流、物流标准化、口岸通关改革等工作全面推进。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下,在经济企稳回升的推动下,今年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了平稳增长。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额达130.7万亿元,同比增长9.6%;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9.5%。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汇总数据显示,1-8月份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6%。随着后期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第四季度宏观经济趋稳的基础有望进一步巩固,物流业发展态势稳中趋升势头明显。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将接近180万亿元,同比增幅略高于10%。从已经发布的2012中国物流企业50强情况看,2011年50强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7.5%,资产增长11.9%,50强入围门槛从2004年的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8.8亿元,7年增长8.4倍。
    各位来宾、企业家朋友们: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物流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 GDP增速已由2011年1季度的9.8%下降为2012年3季度的7.4%。有研究机构指出,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逐步放缓,有可能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速增长”或者叫“适度增长”阶段。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必然受此影响,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增速已连续六个季度放缓,今年前三季度增幅同比分别回落3.8个和5.1个百分点。物流企业效益下滑, 市场经营风险加大。掩盖在高速增长下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物流行业转型发展的严重障碍。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物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总的来看,新一年以至于今后一个时期,增长速度放缓、规模扩张趋稳、结构调整加快、质量要求提高,将成为总的基调。随着“营改增”等政策推动,生产制造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分立重组物流功能有了内生性动力,物流需求社会化程度将会提高。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引发的物流需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推进。农村物流、社区物流、危险化学品物流、医药物流以及应急物流等关系民生的物流领域受到普遍重视。物流市场要素成本提高,经营风险加大,低水平、粗放式运营模式将被精细化、智能化、定制化服务所取代。物流企业面临新一轮兼并重组,一些长年活跃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知名投资机构加大对国内物流业的投入,部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合资合作进一步深化,在细分市场表现优异的物流企业正在酝酿新一轮上市。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物流企业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在快递、公路货运、冷链物流、汽车物流、烟草物流、能源物流、物流地产等专业细分领域一批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不断涌现。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介入代理采购、分销业务、金融物流以及售后服务,新的商务模式和盈利模式表现出强大生命力。生态文明建设对物流运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绿色低碳物流将成为必然选择。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物流科技将给物流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全球性的产业转移升级必然带来世界物流的新格局。我们的物流企业和企业家朋友们,如何把握机遇,创新思维,塑造新的营销模式和企业文化,将面临新的课题,需要深入研究,积极应对。
    各位来宾、企业家朋友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作为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业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拉动消费、搞活流通、促进生产、满足民生需求的重要保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物流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物流业不仅要支撑经济总量持续稳健增长的需要,更要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来促进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抓整合、促转型”的思路,切实推动物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全国性物流行业社团组织,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反映企业诉求,努力引领行业发展。一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下,我们参与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全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全国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完成了有关部委委托的10多项研究课题。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情况的评估报告》《关于物流领域乱收费问题的报告》《“十二五”物流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提高我国物流业开放型经济水平研究》等课题。联合会多次组织召开有关财政税收、不合理收费、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重点企业财税和投融资工作等专题座谈会,邀请企业、政府、协会协商、协调。组织开展了“物流国九条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调研”和“关于减轻物流企业负担调查”,并向社会发布了调查报告。向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推荐,当年新增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物流企业397家,使试点企业总数达到1331家。向财政部等部门反映情况,取得支持,推动了关于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的政策出台。物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前后,我们先后组织召开了十几次座谈会,数十次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情况,5次提出《关于物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及政策建议》《关于促进我国物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等书面报告。联合会在各地政府和评估办支持下,积极推动物流企业评估认定工作,年内新增A级物流企业700多家,到年底A级物流企业总数将超过2000家。
    各位来宾、企业家朋友们:中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环境持续改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愿意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也希望会员单位积极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物流产业的发展有赖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更离不开物流企业家的成长与成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既是物流企业之家,也是物流企业家交流学习、成长进步的平台。在各位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 “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 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0届。10年来,中国物流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会员单位和企业家朋友取得了进步,年会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在不断提升。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支持联合会工作,推动中国物流事业发展的企业家们以及各方面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首次在厦门召开。厦门市作为我国东南部沿海城市,是国务院规划中确定的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试点城市,具有发展物流业的区位优势、对台优势、政策优势和人才优势。厦门市政府已将物流业列入培育发展的百亿产值产业链、产业集群之一,正在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希望各地物流企业家们借此机会,加强与当地的交流,寻求投资兴业的机会。
    本次年会以“转型、融合、提升、共赢”为主题,这是一个畅所欲言、创新思维的平台。希望大家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充分认识新阶段,分析新趋势,形成新思路,提出新对策,为新一年的新发展谋划新出路,创造新业绩。
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祝中外来宾、企业家们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二0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