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采购业 >> 内容

何黎明:以企业采购和公共采购为双翼,力促我国采购事业的腾飞
字号:T|T 2012年02月28日09:26     现代物流报      作者:何黎明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制造”和“全球采购”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和焦点。2011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十周年,也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简称“中物联”)快速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物流与采购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2011年9月,中物联会长何黎明再次当选为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理事会理事;11月,何会长当选为亚太物流联盟(APLE)新任主席,我国物流与采购在国际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那么,我国采购事业在全球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目前整体发展情况怎样?中物联作为我国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在采购领域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后还将在哪些方面推动我国采购事业的发展壮大?
 

以企业采购和公共采购为双翼,力促我国采购事业的腾飞
——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
                       

现代物流报

 

记者:入世十年来,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中国制造”和“全球采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您结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谈谈我国采购的发展水平及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何黎明:我国自2001年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以来,共吸引了约7000多亿美元外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0多家已在华开展业务。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0%,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的地位。中国成为了世界的制造业中心、采购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有效配合和推动了我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一方面,世界五百强已全面进入中国,带来了最先进的采购理念与实践,但我国企业的总体采购水平依然比较落后,与国际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在全球化竞争异常激烈、价格剧烈波动、成本日益上升、市场风险加大的今天,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将采购从业务层面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充分发挥采购的杠杆作用,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但整体上尚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运作机制效率不高、监督机制不完备、信息化水平滞后等突出问题,市场化水平不高,尚未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远滞后于企业采购。
    通过全球采购配置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了国际发展趋势和潮流,实施采购战略是二十一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是各国与全球市场经济接轨必经之路。采购作为连接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核心环节和关键职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是全球采购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企业采购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政府采购具有政府和市场的双重特质,是政府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利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管理与创新,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促进节能减排和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实现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标,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记者:从何会长的刚才分析来看,我国采购领域的整体水平亟需提高,其作用亟待进一步发挥,请您为我们回顾一下中物联在推动我国采购领域所做的工作?
    何黎明:中物联作为我国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推动政府与企业采购事业的发展是其中一项主要职能和任务。自成立以来,我们一直比较重视采购领域的工作,并专门设立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这些年来,在采购领域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企业采购领域,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开展各种活动和服务,旨在传播先进的采购管理理念,全面提升我国企业采购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一是发布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PMI)指数,该指数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受到国内外政府部门、专家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二是开展全国范围的采购调查研究,编撰《中国采购调查报告》、《中国采购研究报告》,并出版年度采购蓝皮书《中国采购发展报告》,对于推广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最佳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三是组织国际注册采购经理(C.P.M.)、国际注册供应管理专家(CPSM)和注册采购师的培训与考试认证工作,全面提升我国采购从业人士的专业素质。四是承担和完成政府委托的“我国绿色采购政策研究”和“经济全球化下的我国制造业采购管理研究”等系列课题研究,得到了高度认可。五是组织策划了多层次会议活动,包括第14届IFPSM世界大会、全球采购系列论坛,以及中博会、西博会、光博会等采购专题论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公共采购领域,我们积极推动政府采购体制创新和信息化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果。中物联作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中财办”)“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总课题组参与单位,一是协助和配合课题组开展青海省、海南省和湖北省等十几个政府采购试点的专题调研;二是推动全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 加快我国公共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步伐,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果;三是完成了《我国公共采购制度创新研究》、《中国电子发票蓝皮书》等重点课题研究和报告,有些政策建议已经被政府采纳和立项;四是紧密结合试点改革实际需求和要求,积极筹备成立公共采购专业委员会,搭建我国公共采购领域行业第三方交流与合作平台。
    在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中,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强。一是凝聚了一大批来自政府、科研院校、知名企业的专家队伍,会员行业分布广泛,来自于中移动、国核、神华、IBM、宝洁、海尔、华为等众多国有、外资和民营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二是与商务部、工信部、天津泰达开发区、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等政府部门,以及各省市政府采购中心等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三是与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亚太物流联盟(APLE)、美国政府采购协会(NIGP)、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和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管理学会(CIPS)、德国联邦采购物流协会(BME)等国际知名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四是定期组织赴国外采购考察团,对国外企业采购与公共采购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积极推动我国采购实践的变革与创新。
    记者:据了解,我国至今尚未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请何会长谈谈您的对政府采购的看法?
    何黎明: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是我国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时所做出的庄严承诺,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仍未能加入,这成为国内改革与国外开放的关键。据统计,2010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8422亿元,而公共部门的采购包括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铁路、交通、能源等,超过4万亿元。目前,欧美发达国家要求我国尽快开放公共采购市场的呼声越来越大,不久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出席WTO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中也表示,将积极推进加入《政府采购协定》谈判。
我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势在必行,符合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对我国政府采购包括公共采购的改革与发展,将带来重大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行政效率,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将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的竞争形势,从2008年起,由中财办牵头会同中纪委、财政部、审计署等有关部门,成立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总课题组,先后选择全国18个省市作为政府采购制度创新和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单位,决定以政府采购信息化为突破口,推进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创新与改革,真正实现公开透明的“阳光采购”。中物联作为课题组参与单位之一,密切配合整体部署,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和考察工作,推进全国公共采购电子化平台的建设,实现与试点单位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采购”。
    记者:2011年9月,您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在瑞典举办的世界大会,请您结合与国际组织交流与合作的经验,介绍一下行业组织的角色和作用,并谈谈对于推动我国采购事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何黎明:从全球范围来看,采购行业组织在传播采购理念、方法和技术,提升采购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由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与供应协会联合组成,是一个非政治性、非营利性、独立的国际组织,在全球经济和采购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验来看,非营利组织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由于非营利组织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点,使其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具有独特优势。如美国政府采购协会侧重于政府采购,美国供应管理协会侧重于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而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既关注企业采购,也关注政府采购。这些行业组织在本国采购领域的发挥着重要的第三方作用,积极推动行业自律与规范、职业道德与发展、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发展,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对于推动国际采购领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影响。
作为我国物流与采购综合性社团组织,中物联是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和亚太物流联盟(APLE)的中国代表,与许多国家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我们要秉承“为会员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的宗旨,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发挥好行业组织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一是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方法,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部门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并购、整合资源,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二是要组织各方力量参与推动我国政府采购体制改革与创新工作,努力拓展政府采购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我国政府采购事业的跨越发展。三是要加强行业宏观指导和服务,以企业采购和公共采购为双翼,充分发挥我国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的多重功能,更好地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力促进我国采购事业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