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物流实务 >> 物流管理 >> 物流成本管理 >> 内容

物流过程中的提高成本因素
字号:T|T 2008年04月30日10:33     湖北物流与采购联盟网
  • 1、不选择和评价物流供方或选择和评价不当;   2、不选择和评价运输车辆保险供方或选择和评价不当;   3、对物流供方的成本管理能力不要求(未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   4、仓储、配送的距离过长;   5、运
1、不选择和评价物流供方或选择和评价不当;
  2、不选择和评价运输车辆保险供方或选择和评价不当;
  3、对物流供方的成本管理能力不要求(未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
  4、仓储、配送的距离过长;
  5、运输工具不适宜;
  6、运输路线不合理;
  7、紧急运输;
  8、运输燃料及配件无消耗定额或定额不合理;
  9、交通和道路部门处罚;
  10、交通安全事故;
  11、搬运及运输(包括:押运)过程中产品防护不当;
  12、交通工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和修理不当;
  13、交付、装卸困难等运输时间过长;
  14、与交通部门的合同及质量保证协议不当;
  15、不必要的保价;
  16、物流质量过剩;
  17、运输能力过剩(如10吨的汽车装载5吨的货物);
  18、没有物流计划或计划不合理;
  19、仓库和料场的布局不合理,增加物流成本和影响生产;
  20、仓库的储存条件和环境不适宜;
  21、储存方式不当;
  22、库容和场地面积不够;
  23、储存物品没有隔离措施(混批、混料、混放)和防护不当;
  24、没有储备定额或定额不当,导致多占用资金和产品、物品积压;
  25、没有或缺少安全及消防设施或设施不适宜;
  26、对危险及贵重物品储存和管理不当;
  27、对储存的物品未坚持“先入先出”的原则;
  28、不检查库存品状况;
  29、仓库和料场保安措施不当;
  30、仓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事故;
  31、未建立仓储过程中的应急预案和紧急情况处理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