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甘肃省木材总公司(西北物资市场)
字号:T|T 2008年07月15日09:07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传统储运企业再现生机

一、企业基本情况

甘肃省木材总公司最早成立于1954年,隶属关系和机构多次变更,最后于199792由原木材总公司和木材工贸总公司合并组成,19985月主办了西北物资市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现共有职工1265人。木材公司是甘肃省物产集团成员单位中人员最多的老企业,占物产集团三分之一。企业主要业务包括钢材、木材等生产资料的仓储、装卸,木材加工、卷板开平加工,房屋租赁,木材、钢材等各类物资经销,钢模板租赁、经销,物业管理、住宿、网络信息等服务。

2001年我们企业这一届班子接任时,企业账户资金只有3.4万元,当年亏损300万元,累计亏损5220万元,加上账外欠债8000万元,负债率高达124%,企业债务负担沉重,1200多名职工中有300多名离岗,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人员结构相当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十分突出(1)总负债5436.5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922.5万元,利息990万元,税费100.2万元,福利费104.6万元,各类应付款1319.2万元(包括职工集资款、市场建设工程款、外欠款等等);(2)担保贷款本金1516万元,已进入法院强制执行期的969万元,被高院判决的214万元,给我们造成无法抗拒的风险,直接影响了职工工资的发放;(3)企业累计亏损达8000万元;(4)账面资金3.4万元。当时正值2002年春节,给职工发工资成为摆在眼前的头等大事,为了稳定职工队伍,向集团等单位先后借款260万元,解决燃眉之急。

面对如此困难的企业,我们这一届班子没有气馁,而是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扎扎实实从头开始艰苦创业,投入工作,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知难而进。

二、生产经营情况

通过几年来调查研究、巡视周边物流市场,我们掌握了物流动态,结合企业实情,每年及早着手谋划下年的各项工作计划,完善工作思路,制定大政方针,出台总公司1号文件,制定了“抓管理、促经营、降费用、保工资”的工作方针。2002年提出了“一减二平三盈利”的奋斗目标,2003年提前实现后,2004年又提出了“一解二改三富民”的第二个三年奋斗目标。目标制定后,狠抓内部管理,强化优质服务。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把强化企业管理作为一切工作的切入点,先后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50多个。为了加强制度的落实,每年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干部职工进行规章制度考试,对考试不及格者给一次补考机会,考试合格率达100%。对要求重新上岗人员,首先进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学习15天,考试合格后分配上岗。尤其是对违纪职工一次处罚高达3000多元的处理对规范职工的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制定的企业经营思路为:坚持以储运为龙头,经营求发展,物业保吃饭,即储运、物业、经营三业并举一体的经营策略。提出三三制的奋斗目标,即储运利润1000万元,物业收入1000万元,经营利润1000万元。从目前的实际运行看,储运、物业1000万元到第三年(2007)有望完成,但经营1000万元的实现,还需要具备三个因素:人才因素、资金因素、决策因素。我们定下的目标,一定要努力完成。

我们的生产经营主要分为三大块:

1.仓储业。作为我们总公司的龙头部门——储运公司,是我们企业创效和盈利的支柱部门,目前有正式职工190多人,临时工近60人。总公司以这个部门为龙头带动其他部门,拉动整个市场发展。储运公司下设:装卸队、钢材保管科、木材保管科和综合业务科。该部门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是一个集人员、机械、货物、交通等为一体的复杂作业环境,工作风险较大,责任很重,安全和效益同等重要,需常抓不懈。尤其是装卸人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能力较弱,有些年龄偏大。这些因素给安全防范作业带来了难度,经常发生磕磕碰碰现象。我们要吸取教训,借鉴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整顿装卸队伍,提高装卸人员素质,想尽办法在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上加大防范力度,控制事故发生。另外,由安全保卫科加强现场交通车辆的疏通,以保证现场提货交通的安全。

储运主要负责吸纳仓储货源、货物装卸、保管和发运,要保证客户的各类仓储物资随到、随装、随发运,24小时为客户服务。为了保持市场的发展,需要规避周边市场竞争风险,保住企业效益不下滑。

首先,总公司在软件和硬件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依靠自己救自己的办法,大力发展仓储业,增加装卸设备,新安装龙门吊10台,购置铲车4台,吊车3台,购置电子秤、电脑等设施,硬化场地,修建库棚等31项,修建储运公司三层办公楼,改善仓储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想尽一切办法留住老客户、吸纳新客户、稳定小客户、发展大客户。

其次,将服务从单项服务向综合性一体化服务延伸。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流通企业必须向现代物流发展,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亮点,依靠业务创新取胜,通过服务延伸,实现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服务创新。通过广泛征求客户意见,反复认真分析研究,限期整改,上门耐心解释,多方协调解决,达到我们与客户合作“双赢”的局面。2006年储运公司紧紧抓住引进大客户不放松,想尽一切办法,反复做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将经济实力雄厚的五矿集团兰州销售公司吸纳进驻我市场,这对市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储货上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储运公司不失时机地继续扩大开展异地操作物流业务,打破地域界限,拓展物流空间,吸纳一定的外省客源和资源,进一步扩大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拓宽仓储服务功能,增加货源,提高效益,先后与29家外省客商开展了仓担质押业务,较上年增加15户,增加货源11.4万吨。全年新吸纳大储户30家,小储户70家。作为总公司的龙头部门储运公司,他们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敬业奉献”的储运精神,夏战烈日,冬战严寒,为总公司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法规范操作程序,简化票据手续,完善票据传递环节,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装车速度。坚持干部实行夜间轮流值班制,安全实行分工负责和岗位责任制,实行首问首班服务制度。通过抓管理、促服务、求效益,人人关心物资吞吐量,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通过培育团队精神,构建了和谐浓厚的团队氛围,发挥团队作用。人心齐、泰山移,全年完成物资吞吐量170万吨,实现仓储收入1460万元。

另外,与储运业务相配套的卷板开平和木材加工两个配套服务部门充分发挥设备优势,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配合吸纳钢材卷板客户和木材客户。今年根据市场规划对木材加工设备进行了搬迁移位安装,已投入使用。这套设备是1985年从日本秋田引进的,在我们的精心维护下,已使用了20多年。

2.物业。作为我们企业千名职工、市场万名客商的后勤保障部门——物业管理公司,是总公司创收的一个重要部门,共有职工64人,下设:市场管理科、基建维修科、动力科、环保科等部门。这几年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储运为龙头,带动物业发展,其主要业务收入为市场房屋租赁,目前出租的房屋共有630间,其中466间是这几年通过招商引资新建的。招商引资是解决我们资金短缺的最有效措施,这项工作解决了我们市场建设投入中缺乏资金的困难,其运行相当成功。随着物流量的增加,要求租房的客户逐年增加。面对客户的要求,我们想尽办法建设彩板商铺房,由此既盘活了土地,又缓解了客户要求租房的突出矛盾,同时也增加了房屋租赁收入。2006年新吸纳驻户70多家。到目前为止,市场建设已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中85%的资金来源于招商引资。

另外,物业公司还负责做好市场建设规划及其实施,保证全公司及市场客户水、电、暖生产生活设施和市场环境的维护服务,紧紧围绕稳定市场、发展市场、服务市场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实现收入960万元,

3.经营。作为总公司谋求发展的部门,我们要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不能单纯依靠仓储和物业,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将会出现风险,必须三业并举发展。这几年,我们的经营部门依托市场资源,利用无形资产,锻炼经营队伍,培育经营人才,待企业有了经济能力后,再投入,扩大经营规模。我们要下决心整编经营队伍,调整经营思路,广泛选拔经营人才,为总公司实现三三制奋斗目标、经营利润1000万元奠定基础。

4.协调社会关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总公司这几年十分重视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主动上门协调疏通了与铁路联营部门、银行、税务、工商、各大钢厂、驻市场客户等相关单位、包括地方政府部门的关系。通过耐心向他们解释企业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以诚恳的态度表明我们的诚意,用真诚感动对方,经过不懈努力,得到方方面面的信任和支持,为企业带来了近期和远期效益。

我们还通过政府支持,圆满完成了每年兰洽会期间在我市场召开的由汽车展会到生产资料展会的承办任务,得到了省领导的好评。通过办会,进一步提高了西北物资市场的知名度,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并且新增与加强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生产经营,锻炼了职工队伍。

为了适应物流信息化,2006年我们筹资投入30万元,建设了“西北物流信息网”。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为市场和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经过近几年我们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我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使一个走向破产边缘的企业再现生机和兴旺,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趋势:物资吞吐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从亏损到扭亏为盈,再到盈利增加,逐年攀升;职工收入和社保养老基数同步增长;职工生活设施逐年改观;市场硬件逐步完善;进驻客户群体不断上升;市场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市场养活了万名社会人员,商户云集,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职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企业先后被全国四家行业协会评为优秀企业、品牌市场和兰州市十强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