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价格继续走低给中国汽车业带来更多的考验
字号:T|T 2007年02月05日08:58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汽车市场价格平稳下滑,累计比2005年同期下降2.14%。预计2007年汽车市场价格将继续走低,全年降幅可能维持在4%左右。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增长27.32%和25.13%;2006年1~11月,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07.80亿元,同比增长28.70%;2006年1~11月,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83.49亿元,同比增长44.44%。
    通过以上几组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表现似乎尽如人意,价格平稳下降,产销量、利润均比2005年大幅提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汽车市场价格持续下降的环境下,汽车企业要确保利润不断增长,必然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在与国际汽车集团的竞争中,中国汽车企业必须能够做到在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同时又要保证生产出高质量产品,这使得中国车企面临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更多的考验。
    与国际汽车集团相比,大多数中国汽车企业的产销量都很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百万辆的汽车集团只有一汽和上汽两家,还有大批中国车企年产销量不足万辆。丰田汽车公司发布的2006年4~9月的上半年联合财务报表显示,丰田集团仅上半年产销量已超过400万辆。由此可见,在同样的时间内,即使使用同一条生产线,与国际汽车集团存在如此之大的产量差距,也使得中国汽车企业在发挥规模效应方面处于绝对劣势。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渐减弱,如何将规模做大是中国汽车企业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另一个考验是在做大的基础上如何做强。低成本不等于低质量,生产高质量汽车的前提就是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国汽车企业在技术改进、人才引进、管理流程等诸多方面都有待提高。从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的实际状况看,很多企业在资金运转上都捉襟见肘,筹资能力、盈利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提高技术、引进人才。此外,缺乏先进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标准,也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阻碍。这些都是中国汽车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