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内容

7分钟出关 双11跨境电商全国首单下沙诞生
字号:T|T 2016年11月11日10:11     杭州网
  • 从昨晚到今晨,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下沙园区)灯火通明,等待跨境电商新政落地后首个购物狂欢节的考验。据估算,今年“双十一”期间,下沙跨贸园有400余家电商企业参加大促活动,预计出货量约达550万单。

从昨晚到今晨,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下沙园区)灯火通明,等待跨境电商新政落地后首个购物狂欢节的考验。据估算,今年“双十一”期间,下沙跨贸园有400余家电商企业参加大促活动,预计出货量约达550万单。
  零点一过,电脑手机那端是齐刷刷地抢单实惠质优的海外商品,这一端是下沙园区的海关、国检、物流等工作人员熟练有序地紧密配合,接单、拣货、包装、清关……整个过程7分钟完成。
  今年下沙跨贸园接到的首单来自天猫国际Panasonic官方海外旗舰店。凌晨,家住杭州江干区世茂江滨花园一名住户就收到了她购买的电动牙刷。这也是今年“双11”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的首单。
  物流公司提前一周新增1200人帮忙
  22:50,下沙跨贸园区和达物流现场负责人召集大家做最后的部署,结束前加了一项“任务”——赶紧去吃消夜,吃饱点,待会要连续作战。
  23:30,身穿印有“和达物流”小马甲的大部队,准点回到岗位。他们中有人也掏出手机赶紧加了购物车,“待会家人会下单。”他们是这场狂欢日的服务者,也是受益者。
  和达物流是最早入驻下沙跨贸园区的物流公司,这也是他们服务“双11”的第三年。从第一年发货50万单,第二年跃升至150万单,“今年更有经验了,不慌!”仓库主管单龙龙告诉记者。
  不慌的背后,是因为一周前,和达物流就临时招募1200人火线上岗,反复培训拣货、打包等基础工作。
  虽是最基础的工作,但仍然不容一点闪失。
  “去年‘双11’跨境电商业务的发货量,我们是全国第一!”单龙龙很是自豪:因为下沙跨贸园区总发货量全国第一,而他所在的和达物流发包数量占了园区的60%以上。
  不仅是和达物流临时增派了人员,整个园区已在“双11”开启前增加3500人。除此以外,整个下沙跨贸园区仓库面积在现有25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新增7万平方米以作备货使用。
  进口跨境商品消费者越买越高级
  VR眼镜、航拍器、胶囊咖啡机……下沙跨贸园工作人员介绍,奶粉、尿不湿等“常青树”跨境商品保税进口量不减的同时,声波电动牙刷、红外线耳温枪、婴儿辅食机等跨境商品的备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一些新潮商品异军突起,出现在了保税进口的清单内。
  早在9月底,园区内的各大电商平台和企业就开始为促销活动做备货准备,参加“双11”活动的电商品牌涵盖天猫国际、网易考拉、贝贝网、同仁堂等,备货1200万件。据初步估计,“双11”期间出货量约550万单左右。
  截至记者发稿时,下沙园区里已经有23000种跨境电子商务保税进口商品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吃喝穿用上有了更高追求,购物需求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相比去年,园区在母婴用品、美妆个护、美食保健、服饰鞋包、家居用品、电子数码这六大核心品类下新增了很多产品种类,其中不乏德国博朗、Swisse、RYOE吕、adidas、iRobot等国际知名品牌。
  根据电商企业初步统计的数据显示,仅在预售阶段,已有万人争买的现象,产生了许多热销品,比如科克兰综合坚果、nittaya按摩枕、德国aka全脂牛奶、ucc挂耳咖啡、PHILIPS电动牙刷、Kanken背包、NITORI蓄热毛毯、COACH女式钱包等知名品牌经典产品。
  新增加的货品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也给检验监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情况,园区根据企业备货情况及预售等数据针对消费者热衷的商品重点做出特殊安检通关预案,确保不会因为同类货物数量过大而出现滞留现象。
  “新法宝”助阵跨境商品通关再提速
  去年12月到开发区海关工作的秦途捷,是第一次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近距离感受“双11”。尽管工作量持续放大,但小秦应对起来却游刃有余。“虽然我是新手,虽然这些天业务量一直在增长,但是我并不慌。为了应对高峰期监管,我们早就有准备啦。”
  小秦边说边拿起旁边的PDA移动端演示,“这可不是个终端,它的全称是跨境物联网手持移动设备,别看它小,作用可不小。”小秦演示的就是杭州海关新近研发并投入“双11”跨境商品监管的手持移动设备。有了这个“法宝”,关员可以随时随地对库存跨境商品实施扫码检查,商品上架、库存等信息一览无遗,数量核对、布控查验等所需时间缩短,商品通关速度更快。
  PDA移动端一头连着现场的关员,另一头连的是杭州海关跨境电商通关管理平台。这个平台是杭州海关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处理中枢,汇集了来自电商平台、物流、电子支付等各类企业的数据,每天都进行着海量的数据处理与监控分析,为跨境商品全程通关无纸化提供坚实的后台支持。为了保障“双11”的海量通关需求,不久前,杭州海关对这一平台进行了升级和优化。升级后,平台每分钟可以处理数据5000票,速度提升了一倍,确保高效通关。
  “除了快,消费者最关心的商品来源问题,现在也有了保障。今年双11,从杭州综试区下沙园区出去的跨境商品,不少都贴上了二维码溯源。”秦途捷说。“双11”前,杭州海关联合浙江电子口岸研发的跨境商品溯源系统正式上线,系统在整合仓储、物流企业及第三方检验机构数据的基础上形成溯源信息。消费者只要扫描商品上的溯源二维码,就能查询到商品从什么国家进口,什么时候启运,什么时候到达杭州综试区下沙园区等全流程信息。消费者还可以关注“浙江电子口岸”微信公众号,验证商品溯源二维码的真伪。
  园区工作人员20天24小时轮岗
  成功发送今年“双11”首单后,单龙龙和同事们进入了真正的“战斗”。“按照部署,我们必须在三天内发送60%的订单,五天内发送82%。”对于这个目标,单龙龙牢记于心。
  网民一天的购物狂欢日,对于整个园区的工作人员来说,是前后20天连续24小时轮岗值班的付出。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作为电商大战的最前线,今年也是下沙园区第三次备战“双11”。有了前两次的实战,园区办公室及各电商、仓储企业早已经验丰富,制定了科学的应对方案,保证货物全天候“随到随走”,确保“双11”期间跨境电商商品“有质量、有速度”,打好“双11”这一硬仗。
  为了让消费者顺利收到购买的物品,在接下来10天左右时间里,下沙园区全体同志包括开发区海关、检验检疫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等将全面开启24小时工作制,确保跨境电商商品通关更加有序、更有质量、发货更有速度,让消费者的“双11”购物更加舒心、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