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清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的跑道上灯火通明,一架架波音747货运专机连夜装载完毕,整装待发。7时一过,机场航站楼也开始忙碌起来,电子牌上不停滚动着从宁波出发前往北京、三亚、乌鲁木齐,以及到大阪、名古屋等地的航班信息。
每天清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的跑道上灯火通明,一架架波音747货运专机连夜装载完毕,整装待发。7时一过,机场航站楼也开始忙碌起来,电子牌上不停滚动着从宁波出发前往北京、三亚、乌鲁木齐,以及到大阪、名古屋等地的航班信息。
“两年前我刚来这里工作时,栎社机场的日均进出港旅客量是1.7万人次,现在超过2.1万人次。当年机场日最高客流是春运时的2.6万人次,如今这已成为常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徐强感慨地说。
宁波正在加快建设覆盖长三角、辐射长江经济带、服务“一带一路”的港口经济圈,宁波空港如何与海港呼应,合力对接服务国家战略?“与宁波海港独特的资源禀赋不同,空港不仅仅是地面机场的管理,它还面临着有限空域资源的分配。宁波处于长三角机场群密布区,北临上海、杭州等千万级枢纽机场,南有温州腹地机场竞争,我们唯有在夹缝中砥砺前行,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徐强认为,32年来,宁波机场最大的亮点在于“坚持”。
不忘初心,坚持有为。近年来,宁波机场客货运实现了快速发展,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蓄势添力。“十二五”以来,宁波相继开通了至深圳、天津、香港、台湾、达卡、大阪、阿姆斯特丹等全货机航线,至东京、曼谷、济州等国际正班航线,以及至罗马、法兰克福、布达佩斯等洲际包机航线,客货运航线网络日益完善,架起了一条条四通八达的空中高速走廊。
今年前10个月,宁波栎社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5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8%和36%,客货运发展“比翼双飞”。其中货运增长尤为抢眼,吞吐量增幅居华东主要机场首位。
“但是较之宁波的城市地位以及人民群众的期待,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还存在不少发展短板。”徐强认为,目前机场最大的短板就是基础设施。机场现有的航站楼总面积4.35万平方米,航空货站8000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3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万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客货运需求。目前,在现有航站楼不远处,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已全面开工,全新的T2航站楼,贯通地铁、高速的交通中心等主体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三期扩建工程按照2020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2025年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目标设计,项目总投资84.5亿元,预计2019年建成后,实际年旅客保障能力可达1800万人次。”徐强说。
“临空经济”这个词在采访中被徐强多次提及。过去,机场与物流园区规划功能相对单一,随着客货量的快速增长,空港逐步具备了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能力,临空经济发展箭在弦上。徐强说,“宁波临空经济发展的总方向,是以发展时间效率为主旨的航空产业,充分考虑临空经济发展辐射空间与产业联动效应,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打造宁波城西新的经济增长极。”
“机场是一个民生服务设施,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开拓航线资源,补齐航空运输短板,提升空港能级,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出行需求。”徐强说,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拓与生活、旅游相关的航线、航点。此外,为了补齐人才短板,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将吸引更多航空专业人才和航空经营人才。
看准短板、补齐短板、奋发有为,这是机场与物流园区不敢忘记的“初心”。从飞机忙碌的起降中,从三期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从园区人匆忙的步履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幅蓝图:不久的将来,高铁、地铁、航空、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空港成为立体、综合性交通枢纽;千万级客运、50万吨级货运,这里将崛起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航空客货运中心,一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也将从这里起航。
筑梦蓝天 脚踏实地
争创临空经济示范区 打造新兴产业增长极
机场三期建设如火如荼,全货机航线网络加速织密,临空产业规划蓝图绘就……迎着“十三五”的东风,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已勇立潮头、扬帆起航。
抬头,是蓝蓝的天。机场与物流园区管委会正在筑就“蓝天梦”: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以宁波空港为引擎和平台,聚集一批临空高端产业,推动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临空经济发展大平台,园区与周边区域良性互动,成为引领城西乃至宁波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
低头,是厚实的土。机场与物流园区管委会脚踏实地,迈出了临空经济的全新步伐:以规划引领提升城西产业发展能级,构筑以“圈层+主题”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开发大格局,打造以时间效率为主旨的电子信息、新兴电商、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临空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新兴产业增长极,切实补强宁波空港“短板”,助推宁波城市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加快机场三期扩建
存在短板:机场客货流量远超设计能力,航站楼、停机位硬件长期超容超限,保障能力严重不足,掣肘客货运快速增长,影响了安全运营与旅客服务,亟需空间扩容、设施完善、功能提升。
实施路径:按照全市“一圈三中心”战略部署和“建设4E级国内干线机场和长三角国际航空物流枢纽”要求,全力加快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打造“设施一流、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形象优美”的现代化国际空港,全力服务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助力宁波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
补齐航空运输短板
提升空港发展能级
存在短板:“大海港、小空港”局面长期存在,与宁波城市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极不相称,软硬件环境、客货运发展网络、口岸综合服务、行业人才等涉及空港集聚和辐射能量的关键指标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亟需提高空港发展能级。
实施路径:按照“客货并举、以货为主”的空港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做亮客运、做强货运,强化区域性航空枢纽的门户功能,客运方面重点突出“加密干线、开拓支线、繁荣旅游热线、扩大国际航线”的航线开发思路,争取开通新航线,加密主干及重要航点,在巩固现有航线网络布局的基础上,加快国际地区航点布局。货运方面,在巩固目前达卡、大阪、阿姆斯特丹全货机航线的基础上,争取引进更多全货机航线。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创建临空经济示范区
存在短板:机场与物流园区规划功能单一,发展临空经济的空间受到严重制约,重要的招商引资项目无法落地,长期处于“孤立”发展状态,与周边经济关联度不高,机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作用难以发挥,宁波城西地区转型发展的重任难以承载。
实施路径:按照“产城融合、港城联动”原则,统筹谋划临空产业发展,以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为目标,以谋划“圈层+主题”的临空经济开发模式为总方向,以发展时间效率为主旨航空产业为支撑,充分考虑临空经济发展辐射空间与产业联动效应,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积极打造城西新的经济增长极。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