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蛇口花园城小区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的牌子已经挂出来了。蛇口的居民,许多还不能准确理解自贸区的含义,却明显感觉一波房价的快速上涨。
在蛇口花园城小区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的牌子已经挂出来了。蛇口的居民,许多还不能准确理解自贸区的含义,却明显感觉一波房价的快速上涨。
但不同于“大工地”前海,虽是以“黑马”姿态在最后一刻挤上第二批自贸区列车,蛇口是城市功能完备的商务区,也是深圳颇具海滨风情、最有国际范儿的居住区。这样的蛇口与前海一道组成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无疑会被冠以优势互补的想象。
然而,蛇口的申报主体是招商局。作为企业,招商局如何与即将成立的片区自贸区管委会对接,如何更好地为园区提供服务;前海和蛇口在土地开发中的争议又如何解决?
记者了解到,目前招商局方面和前海已经就这些问题做了初步设想。然而,蛇口基因转入前海之后,将会产生哪些新奇的遗传和变异,是否能打造出一个超强自贸区,仍有待时间检验。
一波三折:蛇口跻身自贸区蛇口曾是整个改革开放的“试管”。许多深圳人说起蛇口,更多感慨的是那“打响第一炮”的豪情,以及“时间就是金钱”的石破天惊。
大陆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在这里诞生,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金融大鳄都从蛇口走出,一系列改革试验率先在蛇口推行后被推广至深圳及全国……
上世纪90年代,开放之势燎原,蛇口“试管”自然破裂,逐渐陷入沉寂。蛇口究竟是怎样挤上自贸区班车,再立潮头,这段时间一直是深圳坊间热议的话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经多方探访,以还原这一过程。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天平说,其实最早的方案可能是没有蛇口,但是在广东、福建、天津、上海自贸区扩区背景之下,各地都放了一些原来没有放进去的区域,其中也就包括了蛇口。
但国务院在一次开会审查各地申报自贸区资格时,把后来添加的区域都否决了。
“招商局就直接给党中央国务院写了信。”杨天平说。
另一位熟悉内幕的人士分析称,蛇口能挤上第二批自贸区的“末班车”,也离不开深圳市的支持。因为由李建红所执掌的招商局集团,是历任团队中与深圳市政府关系最密切的。
该位人士认为,自成一统的招商局,在袁庚掌门时期,很少与深圳市政府有协作。蛇口俨然一个独立王国,集社会职能、政府职能、企业职能于一身,这造成客观上蛇口过往与深圳关系若即若离。
到张高丽主政深圳时期,蛇口的社会职能、政府行政职能收回到深圳市,此时招商局与深圳市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尔后,秦晓执掌招商局集团,其发起的内部革命,某种程度上在淡化招商局对深圳的投资。
2010年,蛇口提出投资600亿,再造新蛇口,推动蛇口转型升级,这一主动融入深圳的举动,让招商局与深圳关系有所缓和。目前已经颇有口碑的蛇口网谷和南海意库,就发端于此时段的改变。
去年5月,李建红上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又将招商局与深圳的关系进一步拉近。8月,招商局便启动蛇口自贸区申请。
在现在已经批准的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贸区里,唯一由企业作为申报主体的,只有蛇口自贸区。
西部港区升级:协同前海打造枢纽港蛇口纳入自贸区,对于壮大深圳在广东三大自贸园区的实力帮助是显然的,这种意义也决不仅仅是扩大地盘。
记者了解到,招商局目前已积极配合前海管理局及咨询机构完成调研和交流工作,将赤湾港区和蛇口港区整理纳入前海湾保税港区,同时把配套的深圳西部港口集中查验中心一同并入保税港区。
据杨天平介绍,其实在前海开发之前,深圳考虑过在前海建设一个集装箱的码头,但随着前海战略的落地和实施,前海的集装箱码头正在往大铲湾规划,码头的升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招商局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公共港口运营商,以深西母港为核心,致力于打造自贸区范围内自动化、智能化、环境友好的现代集装箱港区,彻底解决散杂货业务现存问题,并整体提升前海片区港城界面景观。
同时,招商局还计划将贸易,特别是跨境电商以及物流、展示、控制中心、高端服务等诸多功能整合,采用世界领先的规划设计,实现港口和城市的高度融合,共生发展,实现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把西部港区打造成为全球单一最大的低碳环保、自动化的智能枢纽港。
除了有成熟先进港口,蛇口是深圳特区最早开发的地方,也可谓是深圳最老的片区,有完备的城市功能,这对于前海来说也至关重要。
一来,现代服务业不同于制造业,可以在远郊的工业园区内进行;二来,对于前海想吸引的国际高端人才,没有一个宜居的地方与之配套,前海宜业也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此前就有不少人曾建议将宝安中心区划入前海。
广东省人大代表张弦表示,蛇口的优势在于多年来形成的国际化社区基础,蛇口的居民国际化理念也比其他地区更为深入。作为成熟生活片区,目前,蛇口汇聚了深圳80%的国际教育资源和南山近半数的外籍居住人口,深圳三分之一外籍人士在此居住。
杨天平很自信地说,蛇口不论商业、商务、居住配套都较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也相当完善,后海片区更是深圳高端生活区,从居住环境丝毫不逊香港。他说,蛇口作为前海生活补充,是深圳任何其它的片区所不能比拟的。
而此前蛇口和前海在基础设施方面已有互动,比如隧道建设、交通5号线以南连到蛇口太子湾等,未来则会更加强化基础设施的协同。
因而,蛇口纳入自贸区以后,据房地产中介统计,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蛇口楼价因此涨了三成。鉴于前海尚未有充足写字楼提供,因此部分前海注册企业可租用临近的蛇口片区的写字楼。
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前海15平方公里的面积太小,将蛇口纳入,更有利于各项创新政策的试验;蛇口本身具有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前海的金融、物流等产业与蛇口的总部经济相结合,蛇口的产业基础甚至生活配套能为前海服务。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前海入驻企业数达到20216家,注册资金达10亿的企业210家,其中金融类企业有11459多家,占比56.7%,科技及其他服务业企业有3428家,占比17.0%;信息服务业企业2297家,占比11.4%;现代物流业企业有3032家,占比15%,企业注册总资金达13168.11亿元人民币。
搁置争议:招商局参与前海蛇口自贸区规划蛇口在给前海片区带来互补性的同时,也面临挑战。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指出,与36年前相比,蛇口的外部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企业作为自贸区的管理开发主体,该怎么去创新,是蛇口36年之后面临“开放倒逼改革”的更大挑战。此外,在被纳入广东自贸区后,片区的扩张可能会带来管理上的一些变化。
比如,蛇口片区原来行政上属于南山区管,而前海管理局则是一个法定机构,这种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如何统一起来,并在管理机制上是否能达成一致,是招商局与前海面临的一个课题。
杨天平表示,蛇口自贸区确实有它的特殊性,这是现在已获批的自贸区中仅有的。这意味着,招商局集团在蛇口自贸区中,其企业性质不会发生改变。杨天平称,上海自贸区的管理中,也存在政府和企业并存的模式。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招商局内部资料显示,招商局自贸区筹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招商局也为此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专门成立了集团自贸办。
此外,招商局也已正式复函,支持在前海管理局基础上加挂片区自贸区管委会的框架,并提出派出不同层级的专职人员,全面参与、配合自贸区的发展建设工作。
据了解,前海前期规划建设,招商局也有参与,双方早有合作的基础。目前双方高层领导开展了多轮互动,对土地整备、启动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等方面均做了沟通。
其中,在土地整备方面,双方已经达成“尊重历史、服从规划、搁置争议、利益共享、双赢发展”的共识。不过,招商局将更多主导蛇口片区。深圳市规土委官员则表示,已批准给招商局的土地,仍由招商局负责开发。
此外,为了更好对接前海片区,招商局集团已派两名工作人员,在前海保税港区管理处工作,与前海管理局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
据知情人士透露,前海蛇口自贸区将设一个管委会,来统一管理前海和蛇口两个片区的自贸区。前海管理局长张备将兼任管委会主任,这相当于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按前海管理局现有机构设置情况来看,管委会机构设置不会庞杂,估计只会设置不超过5个处室,据悉现在的前海保税港区管理处未来将更名为前海蛇口自贸区管理处。管委会的高管中,招商局会有人参加,以协调前海和蛇口片区,使两个片区的管理职能趋于统一。
但招商局在自贸区中更多是扮演产业发展的角色,为园区企业服务,所有政府职能都将由管委会来承担。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