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听到“生活半径”四个字时,你可能很难把它和以餐饮外卖切入本地生活服务快递的网站对等起来。而提起“到家美食会”或者“饿了么”,或许你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功能——外卖网站。
当听到“生活半径”四个字时,你可能很难把它和以餐饮外卖切入本地生活服务快递的网站对等起来。而提起“到家美食会”或者“饿了么”,或许你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功能——外卖网站。
这不是起名艺术的问题,是“生活半径”的创始人们,并不只是想做一个“外卖网站”,他们想做的还有更多——以45分钟内送达的速度覆盖本地生活服务的外送。
当然,现在你点开生活半径的官网,会发现它们的主营业务还是餐饮,用生活半径CEO 徐伟昊的话来说,这是因为餐饮对线下物流的配送更为苛刻。要以45分钟的速度送达,必须要解决菜品制作时间不稳定、食物容易溅洒、物流团队的合理调配等问题,举个例子说,如果本来一道35分钟可以完成的菜品后厨做了50分钟,那么即使快递人员准时到达店里取餐也没有用,并且还会呈骨牌效应影响到他下一单的递送。
所以目前生活半径的服务范围为北京拥有大量住宅楼的回龙观、五道口、天通等几大商圈,为平时爱宅在家里的家庭住户提供外送。而这些住户聚集的商圈最大半径都控制在2.5公里以内,有利于通过算法解决快递人员的调配问题。
说到算法,清华毕业的CTO王超告诉我,他为快递人员设计了一个定制的Android app,每位快递人员都可以通过这个app知道经系统运算后得到的最适合他派递的订单,知道餐饮商家和订餐用户的地理位置、餐点费用等必需信息,并在订单完成时同步订单状态。
这套算法是保证生活半径可以在规模化运作时,具备“快”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不过要把每单快递时间都控制在45分钟以内,光靠算法不够,还得从用户下单到物流配送整条服务链完全信息化,才可以有最大效率。为此生活半径在订单和餐品制作方面也做了优化:
下单——信息化系统,为商家提供GPRS订单打印机、安卓Pad或者网页端管理系统,用户直接从网上下单到达商家,节省以往电话下单再告知商家的中转时间。目前其92%的订单均来自网站。
做菜——和商家签订协议,确认商家优先处理“生活半径”的订单,半小时内必须完成,超过时间则以五折出售,商家自担损失。
“餐饮外送对于时效性要求很高,如果纵向上在一个商圈可以打深打透,那么在横向上品类的拓展将不是难事。”徐伟昊说道。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