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物流行业中,车辆和货物在途的位置信息,是绝大多数物流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基础信息。不能获得车辆和货物的位置,一切与运输作业相关的管理都将成为空谈。而传统GPS获取车辆信息的方式,在国内却受制于个体运输为主的行业现状,应用和推广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而为各种物流信息系统提供数据的方式更为高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将大力推进物流相关信息服务业和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此,记者在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了解到,中国移动正以位置信息技术为基础,积极投身于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促进现代化物流产业发展。
物流信息化潜能巨大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整体产业资源分散、效率不高,运营车辆90%均是个体运力,仓储、配货、运输等环节层层转包,使管理流程被交易分割,属于典型的“碎片化”产业。
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相关专家表示,货主企业与物流企业是产业链上紧密相连的两个环节,业务信息的流转和作业信息的反馈在两者之间大量存在。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信息化的鸿沟。或是因为企业没有信息系统,或是双方信息系统无法互通,直接影响了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物流企业接到运单后,整个运输作业的过程对货主企业没有任何信息反馈。与此同时,受制于物流的行业特征,诸如此类的信息化鸿沟不是传统静态资源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逾越的,需要将位置元素引入其中。
“位置”成为关键要素
在物流行业中,车辆和货物在途的位置信息,是绝大多数物流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基础信息。不能获得车辆和货物的位置,一切与运输作业相关的管理都将成为空谈。而传统GPS获取车辆信息的方式,在国内却受制于个体运输为主的行业现状,应用和推广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而为各种物流信息系统提供数据的方式更为高效。
据介绍,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以CELL-ID定位、WiFi定位、区号定位、实时交通、GIS与互联网地图、增值POI等能力为基础,打造开放、合作、共赢、创新的位置服务平台,以多种方式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用户需求,完备移动物联网时代的移动位置服务能力。目前,在物流公路运输行业,中国移动力主从三大信息服务领域入手——以在途货物追踪为主线的运输管理服务,以运力交易为主线的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其他与位置信息相关的辅助综合服务平台(如救援、路况等),加快“位置元素”的融合,专注于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产品特色,使物流环节透明化、运力市场规范化、货物流通可视化,从而帮助更多行业用户实现商业价值增长。
移动拓展物流行业应用
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正与合作伙伴共同拓展物流行业应用,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定位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面向物流司机及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配货的综合服务。如:以区号定位及基站定位的方式获取物流司机所在城市及位置信息,结合物流企业的配货需求,通过物流配货网站及客户端软件进行配货,方便司机及时了解所在地区的货源及配货需求;此外物流企业还可通过监控软件对配送的货物进行实时跟踪,保障货物的安全运输。
2012年10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的年度全国先进物流企业表彰大会上,中国移动被评选为“2012最受全国先进物流企业欢迎的位置服务大奖”,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位置能力开放平台还荣获“2012最受全国先进物流企业欢迎的解决方案大奖”。在这个国内物流产业极具影响力的盛会上获此殊荣,也是业界对中国移动创新服务物流工作的认可。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通过中国移动提供的位置服务平台,可以方便地集车源货源智能匹配、短信通信平台、车辆与货物跟踪平台、网络支付平台于一体,为客户提供最为快捷、准确、合理的“寻车配货”服务;满意、放心的运输安全保障;规范化、透明化的运费结算与支付系统,不仅大大减少了物流行业的许多中间环节,而且还直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物流企业与货主之间的信任度。同时实现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综合运作,使物流达到最优化,为用户提供超过本身期望的增值服务。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