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案例 >> 供应链 >> 内容

福田康明斯IT总监任昊:供应链的效率决定企业的效益
字号:T|T 2012年12月03日12:29     IT商业新闻网
  • 福田康明斯的信息化建设从建厂初期就开始,07年福田和康明斯双方签字后确定合作关系,然后成立合资公司,08年初我们就开始着手建设IT系统。

记者:任总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贵企业信息化概况及企业发展历程。

 

任昊:福田康明斯的信息化建设从建厂初期就开始,07年福田和康明斯双方签字后确定合作关系,然后成立合资公司,08年初我们就开始着手建设IT系统。当时我们的企业在初期还未投产, 大家建设IT系统之前,首先定义了公司的业务模式,再参考国际上领先的管理体系如:国际供应链协会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ISO/TS16949为参考, 基于康明斯运营标准COS,和成熟ERP系统最佳业务实践,设计了我们的信息系统,在实施中,我们沿用了康明斯全球的IT架构。但是从应用开发的角度来讲,很多系统都是根据当时业务模式的分析而设定出来,比如供应链管理这套体系就是我们自己创建而成。这套系统能够保证支撑我们不光在业务上发展,同时让我们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供应商平台给供应商提供比较准确的预测并且能够明确地告诉对方我们物料使用情况,通过这个供应商管理平台,供应商可以及时收到针对自己的滚动预测、库存状态,物料是否接受、货款是否已付清等信息。现在来讲,我们的系统还是比较高效的,包括在物流方面,我们结合业务管理系统和IT系统,定义通过不同循环取货降低成本,通过模型的分析,通过组织不同运货需求,现在已经为企业节省相当大一笔开支。

 

记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还是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收益,那么在这方面IT部门是如何运营的?

 

任昊:我们部门负责公司整体供应链和信息系统的运营,从客户接单包括客户计划,物料供应,到生产计划,物流仓储运输,到信息系统管理,从这种结合的收益看到,只有体现出效率,才能赢得市场。因为现在是效率时代,基本上在产品相同的情况下,大家比速度、质量、成本,它是由很多供应链效率来决定的。在制造行业,我们这套系统有很先进的MES控制,它能保证制造质量、成本,那么剩下的就是比供应链效率,或者可以说比的就是你的信息系统能不能把供应链效率体现出来。上面所说的这套系统是对外的,对内来讲,比如说我们的物料管理、物流管理、物流执行系统,这些我们正在完善,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实质需求的反馈进行拉料,整个拉动库房,拉动供应商进行配料,而不用说像没有这套系统以前那样,企业买来很多物料,堆积在仓库里,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这对企业来讲就是一种浪费。而现在我们的反馈速度变快了,那么相应的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记者: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了效益,那么在信息化投入方面,贵企业目前是什么情况?有没有考虑过在当前的基础上,加大投入?

 

任昊:信息化投入的具体数字不方便透露,但是我能告诉你我们对IT的投入金额占营业额的比例是相当高。关于未来有没有加大投入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管理层的认识问题,大家明白IT它不是一个技术,它是一种管理工具,是管理规则在日常运营中得到体现的辅助管理工具。那么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下,大家愿意做相应的投入,包括我们现在很多方面的自动化情况,例如物料的管理、设备维修,都是和我们的财务系统连接在一起, 如我们的设备维修系统可以根据每台设备自动发放设备预防性维护工单给维修人员并产生费用结算。这些系统最初买来是分开的,我们通过统一的方式把他们连接在一起,所以说大家对整体的自动化程度是比较认可的,不排除在未来有加大投入的可能。

 

记者:那么在当前投入下,贵企业IT系统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

 

任昊:我们的阶段性成果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就一线生产来讲,在2009年建厂之初,我们是第一阶段:满足运营阶段,当时第一次生产时产量非常低,年产量仅有千台左右。经过一年的系统建设,在2010年我们的年产量就已经翻了20倍。之后两年经过我们持续不断地改善,信息化建设进入第二阶段:增长阶段,这时我们的年产量每年都以接近100%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在保证稳定增长前提下,今年进入第三阶段:上升阶段,这个阶段的系统更复杂,因为我们在保证生产数量的前提下,将以前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模式逐渐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过渡。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是把系统更加满足这种特点,同时提高效率,比如我们要做JIT、JIS,实施配送、排序、消耗、拉动供应商,包括以后我们可能在每量配送小车上安装电脑作为指引,这样能让工人清楚这个物料在什么时间配送到哪个工位上。

 

其次就办公系统来讲,我们有自己的OA系统、电子工作流,现在在推广全部无纸化。比如现在我们的手机移动办公,在手机上你可以看到所有的Email、日历、会议等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全是同步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将他们全部电子化,可移动!现在你只要你有智能手机,你就可以安装这款软件,接下来我们要努力把所有的工作流审批放在移动上,可以通过移动办公,让工作更高效。

 

再比如说我们的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来整合我们的系统和应用。SOA不光是用来做系统整合,包括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统一,所以说我们现在的系统比较复杂,需要一套体系能够保证系统之间的沟通无障碍并能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最后说说我们的SSO单点登录系统,这个系统大概十年前在欧洲、美国开始使用,因为国内的信息化程度比较总体来讲还比较有限,现在国内也只是在一些大型的企业开始推广,并没有得到普及,但是我们已经应用了一段时间。大家以前需要记很多密码,而现在我们通过系统将它们全部集成,不用记密码,直接登录即可。相当大地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只要进入到系统,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你就可以直接访问有权限的应用而不需每次都要输入密码。

 

记者:那么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您是如何解决?

 

任昊: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出现。因为如果你的业务模式定义很清晰的话,IT的发展就要围绕这个业务模式来展开,如果你有讨论甚至是争执,这都是正常。企业到底往哪方面走,这是个困难。但是在我们这里,企业的发展基本上大家都能达成一个比较明确的共识,所以说现在没有太大问题,技术、资源、市场这些我们都有,最主要的是你要了解需求!

 

记者:您之前也讲过现在用的系统是很先进的,那么在系统的推动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例如SOA系统的应用。

 

任昊:这个困难肯定会有,推进的过程中有些东西大家不理解,不过这都是正常现象。但不理解的人还是占少数,对项目管理者而言,在做项目之初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你要明确客户有需求才能启动这个项目,否则干脆就不要启动。我们一般会让客户跟随我们去提前参观项目,让他产生需求的欲望,有欲望了,我们接下来再推项目就好做了。对员工而言,我们很多员工来自国内优秀的企业和外企,所以他们有很多新的理念,对于接受先进的系统,他们一直都是持支持的态度。

 

记者:关于未来的展望。

 

任昊:建厂初期我们有5年规划,到今年正好第五年,现在已经超额完成第一个5年规划。现在我们有一个新的5年规划,和之前的规划保运营,稳定运营到现在的保增长,稳定增长。未来的5年规划对整个供应链的要求是非常大,那么现在我们的信息系统也跟着这个业务模式而调整,所以今后5年我们会在这方面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