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服务外包”这个概念,应该很多人存在不少误区。单就这个词本身的定义,不同机构能够给出的角度和内涵都不同,我认为比较通俗易懂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
提起“服务外包”这个概念,应该很多人存在不少误区。单就这个词本身的定义,不同机构能够给出的角度和内涵都不同,我认为比较通俗易懂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
今天我们看到国内正在从I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 )逐渐过渡到覆盖范围更广的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商务流程外包)上;从一家或几家企业在国际上单打独斗,逐渐转变为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在集团作战;也看到中国的市场正在转变为开放度更高的市场,能够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和话语权更受国际大型企业行业重视的市场。但是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问题,如何让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是不是几家企业自己能够左右的,是需要整个市场的参与者共同努力实现的。
服务外包的现状可喜,问题堪忧。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服务外包业正在逐步走出低谷,正在朝着整个产业链的全覆盖方向迈进,并且我国的服务外包也正在逐步的走向高端。
第一, 全球服务外包业因总体经济复苏而开始缓慢的加速发展;
第二, 中国服务外包将呈现继续发展的势头。近几年中国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服务业基础不断夯实;
第三,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迅速,外包产业正逐步向高端业务拓展;
截至2011年底,全国服务外包企业共有16939家,比上一年增加了33.3%。新增服务外包就业人员85.4万人,增加了36.7%,其中从业人员中大学以上人员占70%。近几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已经从产业链的中低端逐步向生物医药研发,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高端业务拓展,知识流程外包业务也大幅度上升,中国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虽然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现状也有不容忽视的一面: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弱,专业人才匮乏,高端适用性人才短缺,知识产权保护尚有缺陷,外包法律不健全,起步晚在全球外包市场份额较小等。
最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宣布的“区域分工”和“发包/接包”的发展情况区别很大:一是承接地还是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占到离岸的68.9%,沿海地区占74.6%,有五大省市,沿海还要多一点,江苏、上海、广东、北京、浙江五省市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占到全国75%左右,东部地区就是沿海地区已经占到87%。
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讨论服务外包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作为邻居的印度发展。因为印度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弱势也逐渐暴露出来,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是跟着印度走,还是自己创新走中国特色的路,这个是在我们应该研究的,或许我们要借他们的市场,也要发挥自己的市场。但这绝不是简单的“傍大款”行为,这是因为我们看到国内的服务外包产业还是有一些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第一,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厂商互相残杀,无法形成行业凝聚力和优势。比方说有一个企业正在跟某一个公司在谈,可能有很大的服务外包业务要跟大公司做,谈的过程当中,接下来还有第二、第三、第四个企业找他,也要竞争做这个业务,他们的报价比你低,内耗严重,这种情况可能只有中国有。日本、韩国有一家向国外公司报价,其他所有各家的报价只能比它高,确保这个企业接到。
第二, 人才问题,人才的缺口巨大已经不是今天提出来的问题,印度和中国在外包市场规范工程师是中国的9倍,是引进、培训还是招生这是需要决策的,也是影响未来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