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近日召开的《深圳海上搜寻救助和海上污染防治“十五”规划纲要》评审会上获悉:深圳市将在今后五年,逐步加大对海上搜救和防污染力量和资源的政府投入,建立与深圳港口发展规模相适应的海上搜寻救助和污染防治体系
从近日召开的《深圳海上搜寻救助和海上污染防治“十五”规划纲要》评审会上获悉:深圳市将在今后五年,逐步加大对海上搜救和防污染力量和资源的政府投入,建立与深圳港口发展规模相适应的海上搜寻救助和污染防治体系,争取在二○○五年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深圳海上搜救与污染防治系统,在二○一○年接近或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国际港口城市的水平。
据初步统计,“九五”期间深圳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九,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百分之六十二,增长速度均居全国之首,与港口发展一样,深圳海上搜寻救助和海域污染防治工作也发展很快,据统计,深圳海救分中心自九六年成立以来,共成功实施海上救助五十一宗,救助船舶三十二艘,遇难人员五十九人,组织打捞沉船、沉物四十六艘(件),组织海上清污作业二十二次,为深圳港口和航运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久前在深圳市委三届二次全会上提出,“十五”期间要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五到十年是深圳抓住第三次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时期,以港口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将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搜救和防污染系统作为环保、物流业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保障系统,需要有较快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快港口和航运业的发展,加快海洋开发和利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基本完备的海上安全管理体系作保证。随着港口和航运业的发展,以及海洋的开发利用,必将导致发生海难事故的风险增大,使重特大事故比例增加。深圳地处珠江口水域最繁忙水道,随着我市港航业的迅猛发展,港口水域船舶种类、密度和交通流量大幅增加,据预测,二○○五年进出深圳港船舶交通量将达十三万零七百八十九艘次,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加大,海上安全和防污染工作面临挑战。据统计,目前进出深圳港的大型和最频繁油轮分别为六万吨以上和五百至三千吨,如以发生事故时破一个油舱计,最大溢油量可达五千吨,最可能的溢油量为二百吨。能否及时妥善处理海难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将损失降到最低,关键在于海上搜寻救助和海域污染防治的水平和能力,深圳市加强海上搜救和防污染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的建设显得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