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26日召开的全国外经贸工作会议上说,“十五” 末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预期目标为65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保持在年均400亿美元 。“十五” 期间还将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和我国国情的外经
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26日召开的全国外经贸工作会议上说,“十五” 末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预期目标为65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保持在年均400亿美元 。“十五” 期间还将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和我国国情的外经贸新体制。
石广生说,“十五”时期,我国的外经贸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抓住机遇,大胆开拓,以实现外经贸领域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方向,不断增强我国外经贸的发展后劲,增强国家竞争力。石广生提出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发展思路:
一、努力实现各项外经贸业务的稳定增长。石广生说,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到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预期目标为6500亿美元,进出口保持大体平衡。机电产品出口达到1600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5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00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提高到20%左右;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高。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保持在年均4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力争有所增长。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对外投资、对外援助和其他各项外经贸业务,也都要在“九五”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外经贸领域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我国外经贸的国际竞争力。石广生说,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化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主要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管理和监督外经贸活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外经贸企业经营体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要从根本上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基本实现我国外经贸发展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转变。
三、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和我国国情的外经贸新体制。石广生说,“十五”期间将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要以法制和规则为框架,以改革为动力,一发展为目标,按照我国对外谈判的承诺,初步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和我国国情的外经贸新体制。
四、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石广生说,加强对“走出去”的规划指导,鼓励发挥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推动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中国跨国公司。较好地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五、基本建立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体系。石广生说,要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建立稳定规范的出口退税机制。完善以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为重点的外经贸金融支持体系,推动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融资业务有机结合。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国情的涉外经济法律体系;积极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建立重要商品进出口监控体系和预警机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国内产业。
六、实现国际电子商务在外经贸活动中的初步普及。石广生说,要充实和完善“金关工程”,建立健全外经贸管理网络应用系统,初步实现外经贸管理、经营、信息的网络化,在电子商务、电子信息、电子管理上取得重要的发展。基本建立各国贸易壁垒数据库、各国经济贸易投资数据库、外国对华货物贸易数据库、外国对华服务贸易数据库、外国对华投资数据库、境外投资环境数据库等,提高外经贸管理和决策水平,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七、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石广生说,要加快研究探索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途径,提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思路与具体步骤,探讨和研究在一定区域内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