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物流 >> 内容

中船集团将营造四大造船中心
字号:T|T 2000年12月12日13:55     《中国船舶报》
  • 10月26日,中挪航运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研讨会以“海事领域的挑战与合作”为主题,包含“中国加入WTO后,中国航运在世界航运业中的作用,以及中国造船如何估价加入WTO对其短期和长期的业务影响”、“
10月26日,中挪航运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研讨会以“海事领域的挑战与合作”为主题,包含“中国加入WTO后,中国航运在世界航运业中的作用,以及中国造船如何估价加入WTO对其短期和长期的业务影响”、“现代航运的环境安全”、“现代航运业中的船员培训”、“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在航运业和物流业中的应用”等四大课题。研讨会由上海海事局和挪威驻上海总领事馆共同主持。挪威驻中国大使哈康·希德致开幕词,挪威经贸航运部副部长乌拉夫·苏伦作主题发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明和、挪威船东协会研究发展部经理尼尔斯·泰勒等14位代表分别作了演讲。 胡明和演讲的题目是《加入WTO对中国造船业的机遇和挑战》。 他说:中国加入WTO后,肯定会给中国船舶工业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会使船舶工业更有活力,并实现更大的发展。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近期正在进行企业战略性重组,推进大集团战略,营造四大造船中心,为早日跻身世界造船“五强”打下扎实的基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将更加积极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愿与挪威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携起手来,把中挪海事合作推向崭新阶段。 在中国各工业部门中,船舶工业是率先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最早进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 据英国劳氏船级社统计,中国年造船产量、份额和名次,由1982年的13.5万总吨,占世界总产量的0.8%,居世界第16位,上升到1999年的142.4万总吨,5.2%,居世界第3位。 他指出,加入WTO会使中国经济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从而促进 中国对外贸易及为贸易服务的海洋运输业的扩大。据预测,到2005年 中国对外贸易额可望达到6000亿美元。由于中国外贸运量90%以上都 由海运承担,所以今后5年外贸海运量的年增长率将达到8%~10%, 外贸海运量将由1998年的3.83亿吨增至6.56亿吨。中国外贸海运量 的增加必然促使中国船公司订造更多的船舶。中国造船业将面对更加 广阔的国内市场。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船舶工业将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强与外国厂商的合作与交流,这将有利于增强中国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加速船舶工业的发展。 目前,船舶国际贸易基本上是一种“无障碍贸易”,基本上不受关税壁垒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后,即使自己较低的船舶进口关税税率(目前6%~9%)再降下来,也不会造成进口船舶大量增加而对国 内造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胡明和说,中国船舶工业虽然受加入WTO的冲击比较小,但是也 感到有相当的压力,主要是在管理和技术上与先进的造船国家还有较 大差距。此外,中国船用设备企业将承受更大的压力。但是他认为, 中国船舶工业有能力抓住加入WTO后出现的种种机遇,也有实力迎接 加入WTO后出现的种种挑战。 在“十五”期间,预计中国钢质海船的年产能力将由目前500万载 重吨扩大到850万载重吨,年产量将由近400万载重吨提高到65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将达到15%左右。在今后几年里,中国船舶工业将突破超大型油船和大型集装箱船生产空白并实现批量建造,进一步扩大液化气船、化学品船、滚装船及海洋工程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生产;同时不断优化常规船型。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大型企业集团,“十五” 期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主要经济技术指 标将大幅度提高,到2005年造船能力将达到350万吨,船舶年产230万 ~250万吨。近期,中船集团公司正在进行企业战略性重组,推进大集团战略。其战略构想是分别以江南、沪东、中华和广船国际几家骨干企业为核心,进行资产重组,加上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外高桥造船基地,组建4大造船中心,形成中船集团参与国际竞争的支柱力量。 胡明和强调,无论是全国船舶工业还是中船集团公司的发展规划, 都是在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订的。去年全球新船订货 量为4930万载重吨,比1998年的3980万载重吨增长了24%。而今年头 8个月成交量高达5020万载重吨,已高于去年全年成交量。预计今年全年的新船订货量将超过6500万载重吨,创1974年以来最高记录。在订单大幅度上升推动下,新船合同价已有一定幅度的回升。预计今后几年新船订货量将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