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WTO,与国际接轨,迎接国际化挑战。"这是近年来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口号和说法。然而国际规则什么样WTO规则什么样加入WTO后本行业本企业在哪些方面将获得机会这些机会如何量化加入WTO后本行业本企业面
"加入WTO,与国际接轨,迎接国际化挑战。"这是近年来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口号和说法。然而国际规则什么样?WTO规则什么样?加入WTO后本行业本企业在哪些方面将获得机会?这些机会如何量化?加入WTO后本行业本企业面临什么挑战?这些挑战将影响多少国际国内的市场份额……每议及此,能说出一二三者寥寥,可称为专家的就更是为数甚少。上周,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在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中心成立时曾发出感慨:"由于研究力量不够,我们这些一线谈判的人总觉得有点弱。"感觉有点弱的又何止龙永图,行业管理部门、地方行政长官、企业老总们,又何尝不每每面临感觉强烈而理性偏弱的尴尬。其中原因十分简单,我们对国际社会,对WTO,对行将加入的游戏规则了解太少,研究太少,能够量化研究和把握的就更少。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将建立WTO首家在中国的信息查询中心,这个中心有WTO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可以想见,这个信息中心的成立对即将入世的中国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有多么重要。该研究院的负责人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对加入WTO,我们长期停留在利与弊的讨论上,现在急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具体研究。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学会相应的游戏规则,在遵循WTO的原则下保护本地企业的权益。"对于WTO,如果说此前我们强调精神上必须做好准备是十分必要的话,那么今天当"入世"迫在眉睫之际,从物质上、组织上以及应对措施上做好准备就更是当务之急。
这里,最重要的是务实精神,最重要的是学习精神。把感觉的东西转化为理性认知,把定性的分析转化为定量的研究,把大而化之的呼吁转化为切切实实的学习,这样,我们才可能面对挑战而从容应对,面对机遇而敏锐捕捉。100多年来,中国人一直遭到西方的挑战而被迫应对,今天这种挑战仍在继续,只不过挑战更多地体现在经济领域,体现在贸易竞争。加入WTO,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其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近代以来的任何一次重大挑战。但今天的中国已完全不同于以往,中国人有信心按照国际规则竞争并能战而胜之。这里,研究国际社会,掌握国际竞争的规则,知己还要知彼,就成为赢得国际竞争的最重要的手段和保障。"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商战中这个道理是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