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中旬,国际航空快运业巨头,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中国区总经理黎松江飞抵广州,开始履行其肩负的UPS直通中国航线华南推展活动的使命。与此同时,UPS
10月中旬,国际航空快运业巨头,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中国区总经理黎松江飞抵广州,开始履行其肩负的UPS直通中国航线华南推展活动的使命。与此同时,UPS总部在华盛顿也加快了向美国交通部申请获得中国直飞权的 斡旋力度。据悉,美国交通部目前正在考虑各客运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提交的开通中国直航航线的申请,以便从中选择一家公司开展这项业务。这条航线将于明年4月1日正式通航。 黎松江在中国各地的推展活动中特别突出UPS将把真正的竞争机制引入中美运输业市场,并反复论证了与其他试图开通这条航线的航空公司相比,UPS可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优势。面对包括全球客运量最大的达美航空(Delta)的其它3家竞争对手,黎表示UPS对取得直航中国航线权志在必得。“因为中国航空货物吞吐量将是未来20年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面对如此诱人的商机,UPS当然不会轻易错过。黎松江曾作如是阐述。 而与黎有着同样判断并矢志要抢占中国货运市场的国外航空公司或航空制造巨头据业内人士估计至少有60余家,他们目前已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竭力欲在整个国际航线和地区航线上分一杯羹。波音、空客两巨头瞄准货机 中国是波音和空客两大航空巨头一致看好的市场,为争夺市场,两大公司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波音中国公司今年年初换帅不久,空中客车也在今年4月更换了它的中国公司的总裁。 今年9月中旬,波音中国有限公司新任总裁赫福德亲自率队完成波音737—700客机在中国成都和拉萨之间的飞行表演,这是最近11个月里波音飞机在中国进行的第四次飞行表演。波音公司这一最新举动被视为波音与空客新一轮角逐的开始。 波音公司预测,在未来20年,中国航空运输的平均增长率为9·3%,在此期间中国的航空公司(包括香港和澳门)将增加1790架喷气客、货机,总价值达1370亿美元,使中国成为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 而空中客车公司则预测,从现在到2018年,中国的航空运输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5%,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为了满足增长需求,中国的航空公司将需要购置1560架85座以上的新客机和客货混合型飞机,总价值为1340亿美元。汉莎集团捷足先登 继与中国合资成立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并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合作开展航空货运业务之后,1999年又以竞标的方式获得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站有限公司29%的股权。并将汉莎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东亚区总部由香港迁至上海。 汉莎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资产为2亿德国马克。拥有10架B747—200、5架MD—11,至2001年其航线上将再增加9架MD—11。其1998年的货物运输总量达171万吨。其中东亚地区的业务量约占其总业务量7%。汉莎货运利用其全球网络,通过客货运飞机和公路向全球450个目的地运送货物。它根据货物的目的地在汉莎货运中心和5个国际货运中心整理并校检货物,而后运往各地。这一网络系统确保了对运输能力的充分利用和对货物的经济和高效的处理。在日新月异的航运市场上,同其他后勤伙伴合作是开拓新市场和扩展航线的关键。这也是汉莎货运对后勤服务商进行投资,并不断扩展合作联盟的原因。同时这些合作企业也可以部分地消除在德国总部运营的高成本,减轻航空货运业的激烈竞争的价格战带来的压力。此次汉莎货运在上海的投资,表明其正在由货物运输商向后勤服务方面的转变。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运站有限公司的总投资额为4·79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占51%股权,汉莎货运占29%,另20%由中国首家获得IS9001认证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上海锦海捷亚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持有。这一由后勤服务(机场)、承运人(汉莎货运)、市场营销(货运代理)三方组成的新公司,结构十分合理。作为股东之一,除了资金方面的投入,汉莎货运将为新公司带来在航空货运各领域以及在合资公司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广博经验。 新货运站有非常现代化的布局,拥有国际标准化的自动运送系统、仓储系统,总建筑面积达3·24万平方米。拥有散货货位2400个,集装货架762个,设有独立的冷藏室、冷冻室、危险货品库、贵重货品库。实现了程序化的货物处理。年货物处理能力达50万吨。自今年10月31日开始,已为近400架次进、出港航班提供货物处理服务,其中国际航班占42%;每周货邮吞吐量近千吨,其中国际航班货邮量占90%。 目前汉莎货运除了参与新公司的营运管理处,还于今年初开通了每周两班直达上上海的固定货运航班,加上每周5班由上海飞往法兰克福的直达客运航班,使其在这条航线上的总运输能力已达245吨。在北京、汉莎提供客航每日直飞法兰克福,并与国航合作经营货运航班,每周货运重达141吨;在香港,提供每周12个客航,并与国泰合作提供12个定期航班,每周货运总量为654吨,汉莎货运的执行董事劳尔先生表示:“航空货运在全球的发展速度均超过了客运,而在上海,我们期待这一速度能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汉莎货运计划在今后的几年大幅度提供飞往上海的货航次数以达到这个目标。”英航不甘失败 英国航空公司从一家经营不善的国营企业转变为当今备受世界民航界瞩目的私有航空公司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它是全球为数较少的没有专用货机的大航空公司之一,但它近年来货运业务的增长却是全球最快的。据英航中国区总经理罗义德先生介绍,英航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飞机机腹货舱运输,但在一些较火爆的市场,比如香港,英航则专门租用货机来执行运输任务。 去年6月,英航拆资2·5亿英镑的伦敦世界货运中心建成。该中心总建筑面积8300多平方米,能容纳6000辆双层客车。这一设施的投入使用大大增强了英航在伦敦希思罗机场的货物处理能力,从而提高了其在航空货运方面的竞争力。但在中国市场,英航却出师不利,去年英国政府把伦敦————上海航线权判给了维珍航空公司。 不甘失败的英航除表示将继续努力争取上海的市场外,还从今年4月1日起采用客座数量较少一点的波音747—400执行伦敦————北京航线飞行,使航班频率得以提高,预计日后将由现在的每周五班增加到每日一班,英航希望以此应对市场的变化。 除上述国外航空巨头的运作模式外,美国西北、美利坚、达美航空公司还通过实施与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公司签订的代码共享合作协议,将其国际航班延伸到国内航线,志在抢占国内客货运市场。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不独于此,国外航空公司为抢滩中国货运市场,还独辟蹊径,如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驻北京办事处,拥有国内客货销售代理人的部分管理权,中国外运总公司与UPS联手夹击中国的航空快运业和部分货运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