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期两天,由科技大学承办的“亚洲供应链趋势及机遇”的研讨会,日前闭幕。有学者认为,亚洲区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应将西方理论、观点结合本地实际,创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一套制
为期两天,由科技大学承办的“亚洲供应链趋势及机遇”的研讨会,日前闭幕。有学者认为,亚洲区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应将西方理论、观点结合本地实际,创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一套制度和方法。而普及教育和耐心说服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李效良,在评价今次由亚、欧、美三方主办的研讨会作用时,认为得益不浅,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他虽然长期从事该方面的理论研究、教学工作和实践应用,但参与今次会议,仍然对他有一定启示作用。 他表示,电子商贸之所以得到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重视,是因为它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电子商贸以现代化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手段为基础,利用了国际互联网在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方面的特长,在成本节约、信息获取、企业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来说是减轻企业经济活动成本、加快了社会物资流通、降低信息的获取费用、推动产品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管理环境、扩大企业影响力,构筑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 他说,在会上分别听到IBM资料搜集中心、朗讯科技、香港港口运输网站、总统轮船物流部、DHL快递、HP公司等参与供应链管理主管的内容介绍,他们从不同行业、层面、经营范围,介绍应用供应链管理的心得及经验,有些见解和心得很有创意,显然并非生硬照搬西方的供应链管理学说和做法,而是经过本身消化,融汇贯通之后,再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合乎实际的供应链管理。这种根据环境不同,因地制宜的处理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例如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合资企业,讲者介绍如何结合具体环境来开展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表示同意讲者的讲法,供应链管理不能简单理解是技术层面的一种工具,它是一种新的概念,需要认真学习、理解。简言之,是参与者要“吃透”概念内涵,由于这种看法的偏差和误解,不少讲者在开展时,要向客户、上司做宣传推动工作。 他强调亚洲区内物流、供应链管理发展,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比欧美要低,因此,各地要因应不同情况,首先开展供应链、物流的普及教育和宣传介绍,让参与者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从中逐渐了解和实践中掌握,而这一步需要颇长时间,企业要由上至下都来支持,是开展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