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业被称为除工业、商业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有研究表明,现代物流成本已占到企业经营成本的40%以上。从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看出,物流业开放的意义绝不亚于电信业和金融
物流业被称为除工业、商业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有研究表明,现代物流成本已占到企业经营成本的40%以上。从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看出,物流业开放的意义绝不亚于电信业和金融业。 据悉,上海市规划局正在制作一项规划,该规划意在探讨如何在15年内把上海建成国际性的航运中心,以进一步发挥上海的物资集散功能。从目前上海的基础条件来看,在上海产出的经济规模总量、地理位置、历史悠久的通商口岸的设施积累、改革开放以来集聚起来的企业群体以及大量的人才储备等使上海完全具备了建立国际性航运中心的条件。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小钢曾在美国做过物流业态考察,他首先比较了中美航运业的各自条件:中美陆地面积差不多,两者区别是美国两面靠海,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而中国是单面靠海,西部是传统运力难以企及的高原地带。中国的出路只有一个沿海。因此,在上海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中心,比在美国的某些城市条件更好。我们应尽快建立全国性的航运中心,并借全球化的外力发展为世界性的航运中心。这同时也是开发西部的需要。 近两年来,上海正在掀起物流基地建设热潮,很多部门都在按自己的条块,用现金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在物流市场中也都具有了一定的优势,这无疑对上海物流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据行家的观点,现在市场上还未形成“既有一定知名品牌,又有相当经营规模和较好经济效益”的现代意义上的内资物流企业。 李小钢认为,目前阻碍国内物流业大规模发展的最大问题,还是部门、行业所有,“各自为战”、“各自为政”,“小而全”的发展模式问题。这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极大浪费了资源,也不利于提高竞争力。而在美国,著名的联合包裹速递公司连车队都没有。美国联合包裹速递公司采用的是同相关企业缔结战略策略联盟。如它看到美国铁路业在衰退,成本低廉,就与铁路签订协议,把价值低、时间长的商品放在铁路上来运。 目前,上海的许多品牌,已被外资并购,但目前物流业还有机会创立自己的品牌,因为我们现在还在保护期。问题是谁来整合、如何整合我们现有的物流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建成我们自己民族品牌的大型物流公司,以与国外那些经营水平高、资金雄厚,很多是上市公司的著名物流公司抗衡。物流是一个很软的系统,这里硬件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管理。在我国,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行业的协调管理是我们应发挥出的一种优势。建立能得到国际上承认的品牌公司是我们与其它国家大型物流公司平等对话的基础,在我们没有建立起一个国际性品牌的物流公司之前,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物流业对整个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物流水平发展慢的地区,物流成本在经营成本中所占比例相对要高,即使按美国物流产业占GDP10%估算,中国现在的物流产值也应有8000多亿的巨大规模。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外资早已盯上了这块巨大的利润,这种挑战我们必须正视。 李小钢最后还谈到一点,他说,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也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商务分为三部分: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一点与美国刚好相反,美国是物流业很发达了,再来搭电子商务这班车;而我国是很多网络商在物流低效的情况下去发展电子商务,因此必然遇到了处于较为无序状态物流的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