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跨国物流公司看好中国物流业
字号:T|T 2000年09月15日01:49     海贸网
  • 关于物流,经济学家是这么定义的:物流指从材料运输开始至供应产品给用户的整个制造及销售流程中,所有相关的运输、仓储和配送活动。这一概念在本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60年代初完善,并于80年代进入中国

    关于物流,经济学家是这么定义的:物流指从材料运输开始至供应产品给用户的整个制造及销售流程中,所有相关的运输、仓储和配送活动。这一概念在本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60年代初完善,并于80年代进入中国。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物流服务很快便从萌芽状态,成长为国际运输业中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
眼下,物流正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正在成长中的中国物流业蕴藏着众多的新机会,物流产业是一棵正在成长的“摇钱树”。
也正因此,正在举行的“中国商业发展与物流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经济团体和跨国公司经营人员的参与。人们在分享与会作专题演讲的沃尔码、蓝格赛等跨国物流企业成功经验的同时,更把目光投向了具有庞大市场的中国物流产业。
在题为《廿一世纪亚洲物流业的需求及其在中国的定位》的演讲中,怡和物流总裁汪炜城说:物流业必将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陈述了下列理由:物流企业本身即为创利企业;第三方物流业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削减成本,并显著减少劳动力,协助企业提高竞争力;物流业是国家整体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中国成功改革开放,“入世”在即以及国际大气候为物流业带来的巨变,物流服务在中国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不容忽视。
马士基物流(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Henrik Hamskov认为:在中国,拥有一个高效的物流体系,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他称这是外国企业在华投资的经验之谈。来自新加坡大学的一份有关《在中国投资的国际公司之研究》的调查报告显示:55%以上的公司将会在开展业务之前加大对物流分拨的投资;20%的公司只有在中国物流分拨系统得到改善之后,才会涉足中国市场。也就是说:对多数拥有自身产品的公司而言,要在中国表现卓越,物流体系是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战略功能之一。
那么,在中国发展物流业,现行的困难是什么?与会者认为有下列这些因素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交通网平均密度低;交通网分布不均,集中沿海城市;技术装备水平偏低;行政管理不集中,物流企业同时得和交通部、铁路部、计委、经贸部、民航局、内贸局等部门打交道;信息流通落伍;运输成本高;国内现有的物流公司,多为货代改型,对物流认识不足,资金缺少,电脑发展缓慢。
就如何发展中国物流业,怡和物流总裁汪炜城谈了自己的看法:中国幅员广阔,而物流业发展极需大量投资,为避免浪费资源及外商垄断,极需要一个跨国长期发展计划;由政府协调,成立跨部门的统筹机制;改善各种与物流有关的基本设施如机场、公路、铁路、码头等。
在对外国际物流方面,汪炜城建议:可以挑选对外接轨大门建立大型国际物流中心,如美国的洛杉矶和长岛,德国的汉堡和法兰克福等。在国内物流方面,挑选重要城市,建立物流中心,配以运输网络,并培育发展十个物流企业。这些物流中心可以分设在北京、天津、上海、香港等地。
就如何推广中国物流业,与会的跨国物流企业家也建议:应该尽快提高国内企业对物流的认识;开放中国物流运输市场;与国外运输网络接轨;组建电脑网络,把运输公司,商界,银行,保险公司及政府机构连结起来;政府制定辅助政策,提供价钱、年期、规模、地点均合适的土地以及低息贷款;培训物流人才,引入竞争、技术、经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