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上海计划在15年内成为国际航运中心
字号:T|T 2000年09月15日12:38     航运商务网
  • 上海计划在15年内,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每年处理集装箱达2000万个标准箱,超越现在新加坡和香港个别的年吞吐量。目前,上海每年处理约500万个集装箱。 为了制订国际水准的总体规划,上海市在规划局的带

    上海计划在15年内,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每年处理集装箱达2000万个标准箱,超越现在新加坡和香港个别的年吞吐量。目前,上海每年处理约500万个集装箱。
为了制订国际水准的总体规划,上海市在规划局的带头下,邀请国际著名的规划设计公司,共同为这项计划出谋献策,预料今年年底,总体规划便会出台,并于明年初提呈给市政府批准。
规划局副总工程师蒋宗健接受访问时说,在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指导方针下,除了建造大吨位的集装箱码头外,上海也要和浙江合作兴建深水码头,作为本身港口功能的延伸。
随着这一目标的确定,现在的黄浦江沿岸的原有功能,须进行调整,把现在的码头仓储、沿江的陆运让出来,一些造船厂也需要搬迁。黄浦江源起于浙江,到上海境内才叫此名,沪上这一段全长50余公里,目前着重发展中游一段。因为上游还有工业区及万吨级码头,在一段时间内仍要保留。
这一次的规划,范围大约是介于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两端再延伸,从复兴岛至日晖港之间,前后共约11公里。今年上半年,市政府明确提出这个项目后,规划局便和有关的区政府及大单位(港口)磋商,结合他们的意见及城市规划专家的意见,得出总体规划的思路,并得到市领导的认可。7月初,在规划局局长领导下,成立筹划小组开展工作。
筹划小组向境外设计单位征集规划方案,择日进行评比,并于9月25日提呈初步方案,最终方案必须在12月25日之前落实,评审团是由国内外专家组成。选定以后,再经市领导的认可,以便纳入明年初上海市的“十五计划”,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今年上半年,市人大对这一总体规划的明确,黄浦江畔的发展,除了已经确定的项目,其他新项目的申请,都暂不接受,须等到明年两岸改造规划批准和出台以后,才配合规划加以审批。
上海的变迁,与被当地人称为“母亲之河”的黄浦江,可说是血脉相连。城市的雏形,发端于1843年开阜的黄浦江与吴凇江交汇处,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名的外滩,百余年来凝聚着上海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