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物流管理 >> 内容

嗖嗖货巴——区域公交化最后一公里解决之道
字号:T|T 2014年11月26日09:56     运联传媒
  • 有甩挂、有甩箱,你有听过甩筐的吗?深圳的嗖嗖货巴,通过高度集约化和运作标准化,用甩筐+小区域微循环,来解决专线等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难题,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你见过像公交一样运营的货车吗?它按照固定线路运输,定时定点发车,沿途上下货。在珠三角就有一种这样的车——深圳市全运汇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创新产品“嗖嗖货巴”。

 

“珠三角货量很大,可是怎么把市场的货量变成你的货量,那就需要你要有非常好的产品,让客户愿意选择你。所以全运汇在珠三角推出嗖嗖货巴这个产品,在货源方面进行集约化,运输上实行公交化运营。为的就是让大家能轻松赚钱。”全运汇总经理邱刚如此向运联传媒记者讲述他为何设计嗖嗖货巴这款产品。

 

嗖嗖货巴,定位珠三角,服务于专线、零担等同行,目的是帮大家轻松赚钱。11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已经在广州、东莞、深圳寻找了10多个合作伙伴。

 

它是什么?

 

集约化+标准化

 

嗖嗖货巴是一个基于集约化与标准化的区域物流公交化营运方案。它将前端收货与末端配送进行集约化,它用公交化线路与集装筐将运营标准化。

 

——集约化。“只要将前端货源集约化,那么末端配送就不会有问题。”邱刚这样看待最后一公里。所以嗖嗖货巴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前端收货集约化。

 

怎么集约化?全运汇有四级网络体系——物流城、一级分拨中心、二级网点、终端。一级分拨中心就是集货的基础,每个一级分拨中心寻找一个合作伙伴,每个区域设立多个一级分拨中心。嗖嗖货巴穿梭在各一级分拨中心,将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货物进行集中运输。

 


 

因为前端实现了集约化,所以末端也就实现了集中配送。在末端,嗖嗖货巴采取小区域微循环,即在二级网点的3-5公里范围内进行配送。如果客户有任何异常,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应急预案都会优于大区域大循环。这样,服务更稳定,客户体验更好。

 

——标准化。集约化的前提是运营标准化。公交化线路、集装筐应用、飞翼车运输,都促使运营标准化。

 

它怎么做?

 

公交化线路+机械化运营

 

——公交化线路:高效、快捷

 

集装单元:通过集装单元的应用实现机械化上下货的目的,极大缩短装卸货时间。

 

环线直达:由传统的分拨中心中转改为环线直达,大大缩短距离和车辆在途营运时间。

 

公交化发车:通过公交化高频率发车模式实现分钟级的到达速度。

 

 

 

——机械化运营:安全、可靠

 

机械化作业:高度机械化作业方式解决了传统严重依赖人工的作业方式所造成的货损货差大的问题。

 

集装筐应用:通过集装筐的应用实现了全程装卸一次、形成二次保护的目的,大大提高货物安全性。

 

平台型车队:集约化、规模化的平台型车队实现了标准化的营运管理,而平台化车队的利益分配机制可实现对司机的优选,保证司机的积极主动,确保了车辆在途的安全。

 

它效果如何?

 

降低成本+轻松赚钱

 

“经过实地测算,嗖嗖货巴可以将传统运营成本降低50%。”邱刚如此向运联传媒记者分析嗖嗖货巴的效果。

 

——人工成本。集装筐与飞翼车的应用,使人工装卸成本降低50%。传统装一辆9米6的车需要用4-5个人进行装货清点,用时至少2个半小时;用嗖嗖货巴之后,装车环节只需一个人,最多辅助一个人,用时降为30-40分钟。

 

——场地成本。通过集装筐的应用,把原有场地的空间进行有效利用。比如原来100平只能操作100方的货,现在能操作200-300方。

 

——车辆成本。原先的车辆是分散的,现在通过公交化运营,把干线运输车辆集中起来,通过公里数的提高和车辆的利用率实现车辆的集约化。从数据来说,嗖嗖货巴在珠三角可以跑往返30趟,至少1万公里以上。而区域的短驳车公里数大概5000-6000公里,往返12-15趟。

 

降低成本,是为了轻松赚钱。在利润越来越薄的今天,嗖嗖货巴能否让大家轻松赚钱?11月28日,2014最后一公里物流论坛,听邱刚为你讲述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