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341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供应链管理 >> 内容

供应链管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字号:T|T 2014年10月22日07:48     常州日报
  • 常州联运有限公司下属的常运物流中心高位仓储区,各种成衣和原、辅料都按条码有序地存放着,取货品时,作业人员只需用“rf枪”扫描一下条码,即可知道该货品在哪个货位区、货位架上。

在常州联运有限公司下属的常运物流中心高位仓储区,各种成衣和原、辅料都按条码有序地存放着,取货品时,作业人员只需用“rf枪”扫描一下条码,即可知道该货品在哪个货位区、货位架上。

 

“常运物流”总经理高新峰告诉记者,这些货品都是“常州溢达服装”公司的,从订单信息处理、收货入库、分类、堆放到货物分拣出库,全部由计算机系统wms和edi数据交换平台来完成。“利用大数据平台管理货物运转,是我们的一种尝试,也是我们与制造企业的首次合作。运行4个多月来,入库、发货准确率和配送准时率均为100%。事实证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达到了‘双赢’。”

 

供应链管理,让制造企业做到“零库存”

 

“常州溢达服装”是香港溢达集团旗下的一家大型服装加工企业。今年2月,常运物流与马士基、嘉里大通两家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同台对决,通过招投标获取了溢达服装物流供应链管理项目。

 

据介绍,溢达服装物流项目是服装主料和成品仓储管理的整体外包,与传统的城市配送项目不同,它实质是一个“嵌入式”的供应链管理项目。常运物流按照溢达服装的生产计划,每天分批次将生产所需原辅材料拣选出库,准时运送至车间,满足生产需要,并利用回程运力将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返运回仓库。

 

然而,溢达服装的原辅材料品种、规格多达3000余种,来源于“天南海北”,包装大小及形状更是“五花八门”。“要把这些货品全部归类排放,我们足足花了2个多月时间才搞定。”据了解,每件货品或每卷布都是唯一的,其条码也是唯一的,其原辅材料的用途、使用部位和存放位置等生产、流转信息,都必须记录准确,不仅在货架上设置条码、且每一货架层(区)也要设置条码,只有货品、货架、货层(区)“三码合一”,才算完成货物堆放程序。出货时,同样需“三码合一”才能发货。高新峰说:“项目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像。货品的出库、入库和堆放,全部通过条码来对接处理,且货品入库、出库都必须及时,这种‘原料整进分出、成品分进整出’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只有依靠信息数字化平台才能完成。”

 

对此,常州溢达服装相关负责人说,原先为了货品的存放,不仅要考虑足够的仓储,还要担心是否归类堆放,耗材、耗时且效率低,现在,这些琐事都交由“常运物流”,溢达真正做到了“零库存”。这种制造业主辅分离、专业化协作的“改革”,不仅提高了效率,给协作双方都带来了经济效益。

 

“两业联动”,抓住物流的本质

 

有关研究表明,从原材料到成品,90%以上的时间都处于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物流是制造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制造的效率和成本。“两业联动”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改善客户服务,带动制造业水平的提升,最终使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近年来,我国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两业联动”发展,如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即“物流国九条”等。

 

早在2012年,我市对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也相继开展了对接活动,但“两业联动”间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物流外包比例偏低、制造业与物流业布局不协调、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较为粗放、物流企业服务能力不强、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不高、企业对供应链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供应链关联企业战略协同不足、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运作不足等。

 

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常运物流与溢达服装的供应链管理合作项目,创造了一个制造业主辅分离,与物流业实现“双赢”的成功案例,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引导更多物流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思路和理念,努力为制造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