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物流管理 >> 内容

【宜昌】秭归“农村货运班线”农村物流方式的实践与启示
字号:T|T 2014年08月19日09:57     湖北省交通厅网站
  • 近期,“秭归农村货运班线”物流发展方式引起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的高度重视,今年全市交通运输半年经济分析会要求对此进行认真总结和推广。为便于各地学习借鉴秭归“货运班线”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现将其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当前,农民的“卖难”、“买难”是困扰着农村发展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物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物流发展工作,党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三农”问题,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中要求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建立农村物流体系。去年,交通运输部研究制定《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交通运输在推进物流业发展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要求各地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物流发展。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交通运输推进农村物流发展,是与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运发展并重的服务“三农”新举措。

 

由于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且存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缺失、缺乏农村物流龙头企业等问题,总的来看,我国农村物流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地探索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我市交通物流部门积极探索农村物流发展方式,实践总结了长阳“多部门资源共享”、兴山“交农共建”、夷陵区“交邮共建”、宜都市“公共物流信息网”等农村物流发展新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示范引领作用。

 

近期,“秭归农村货运班线”物流发展方式引起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的高度重视,今年全市交通运输半年经济分析会要求对此进行认真总结和推广。为便于各地学习借鉴秭归“货运班线”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现将其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秭归农村货运班线由秭归华维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创新和实践。该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AAA级物流公司,全省重点物流企业。2010以来,该公司推出5条农村货运固定班线,服务全县12个乡镇,150个行政村,运销农产品和工业品100余万吨,各类商品成交额达5亿元,为农民和企业节约成本3000万元以上。农村货运班线的推出,方便了当地农民群众生活,降低了物流成本。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以城补乡”发展思路,构建物流网络优势

 

秭归华维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拥有5条零担、5条整车线路,与国内数家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形成协作关系,企业经营效益较好。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农村物流需求增长迅速,该公司积极开辟农村物流市场,并提出 “以干补支、以城补乡”的发展思路,加快构建干支结合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物流节点,逐步在省、市、县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在乡镇建立物流服务站、在乡村设立物流服务点,最终形成以秭归县为中心,上联宜昌、武汉及其物流干线运输所涉及的省市,下通各乡镇、乡村,具有“点线结合、干支互补、城乡一体”特色的实体物流网络。

 

(二)推出“四定”农村货运班线,探索农村物流发展新模式

 

发展农村物流,需要通过实践,先行先试,找到真正适合当地农村的物流发展模式。近年来,公司在秭归县城投资建立了中转配送中心,并借助农村交通综合服务站等便民设施,通过加盟、租赁、合作等形式在全县12个乡镇建立了物流服务站,投放10台货运车辆(4.2米长的轻型厢式货车),采取定时、定点、定线、定车货物配送方式,开通货运线路5条(茅坪-周坪--杨林专线、茅坪-郭家坝-磨坪专线、茅坪-郭家坝-梅家河专线、茅坪-郭家坝-两河-沙镇溪专线、茅坪-郭家坝-香溪-水田坝-泄滩专线)。每天早上5点发车,以秭归县城中心站为中心,以周坪乡等10个乡镇站为中转站,再由“村村通”服务车(一般为面包车、三轮车等)配送至农户,开展门到门服务和点到点服务(目前门到门服务量已达80%)。农户小件农产品外运,则在各运输服务站集中之后通过公司线路车辆转运至公司县城仓库,再中转至全国各地,需要整车配送的由服务网点通知公司调度另行安排。该服务体系可覆盖全县12个乡镇,150个行政村,其中50个为贫困村,物流成本比以往平均降低30%,运销农产品和工业品100余万吨,各类商品成交额达 5亿元,为农民和企业增收减支、节约成本3000万元以上。

 

(三)筹建物流信息网,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主体优势

 

今年以来,华维物流积极筹备建立秭归农产品物流信息网(该项目已被宜昌市发改委列入宜昌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库)和秭归农产品物流园。目前,该物流网货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资、生产、生活用品运进,农土特产品外运;二是季节性运输:冬天柑橘、夏天蔬菜外运至长三角和珠三角;三是随着电商的发展,与乡镇、村农村综合服务站点实行电商对接。秭归县是柑橘生产大县,年产已突破100万吨,运输季节性强。华维物流自成立以来,柑橘外运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每年柑橘成熟时节,公司特成立柑橘运输小组,尽最大可能为农户、商贸企业及打蜡厂提供运输车辆,保证及时外运。

 

发展农村物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是交通运输系统打造民生交通的重要任务,市委市政府对交通运输系统做好包括农村物流在内的现代物流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研究,创造条件,大力扶持和推进农村物流发展。

 

农村物流是新的交通运输服务形式,需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需要整合交通、邮政、供销、商务等相关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便于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了解和学习研究农村物流工作,加强全市农村物流工作推进,市局近期将陆续对我市和外地几种代表性的农村物流模式、方式进行总结和介绍,并就下一步加强全市农村物流推进工作统一意见。

 

一是加强联动发展,形成农村物流发展合力。要按照“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创新驱动,立足行业、协同发展”的原则,加强部门间、产业间、地区间协同联动,形成推进农村物流业发展的合力。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编制农村物流发展规划,建立相关制度,出台优惠政策,规范和支持农村物流发展。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交通、商务、供销、邮政等农村物流资源,充分发挥交通部门县级货运中心及乡镇综合服务站、邮政部门邮政所及村级三农服务站、商贸部门万村千乡农家网店、供销部门乡镇供销社及村级综合服务社的优势,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

 

二是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物流是一个干支结合、网络密布、末端入户的流通支撑体系,需要以站场为依托,便于车辆、货源的整合和物资的中转仓储。目前我市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落后,货运站场设施不足,既有站场规模小、功能弱,配套物流设施严重缺失,运输组织缺乏固有场所,物流资源缺乏集聚基地,不利于效率提高和成本节约,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农村物流研究,结合交通“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提前谋划,加紧编制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争取政策和资金,构建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的“城区货运物流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村级物流服务点”的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实现“货运中心到站、站到点、点到农户”的精准定向服务,有效解决农产品买卖两难的问题。。

 

三是加大农村物流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农村物流,企业是主体,是关键。交通运输部门应充分利用行业政策,引导现有的运输、仓储、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等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鼓励竞争、兼并和强强联合,加大农村物流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对具备一定条件、具有规范引领市场能力或发展能力的农村物流企业,对其技术改造项目、网点布点建设、信息化技术应用等,给于大力支持。

 

四是推进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鼓励本地专业物流企业经营性信息服务平台有序发展,通过平台整合调配物流资源,解决物流供求不对称矛盾。充分发挥省级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加强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信息的收集、审核、录入、发布。有条件的地区可协调相关部门,探索将现有交通、商务、邮政、供销、工商、税务等部门可公开信息进行整合并向社会公开,增强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效率,实现从政府到企业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为物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区域,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