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货运物流的互联网化?很多人都说货运物流的互联网化就是嘀嘀打车。坦率地说,我觉得不是。因为如果中国的货运物流互联网化是嘀嘀打车的话,我觉得在座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什么是货运物流的互联网化?很多人都说货运物流的互联网化就是嘀嘀打车。坦率地说,我觉得不是。因为如果中国的货运物流互联网化是嘀嘀打车的话,我觉得在座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对于客运嘀嘀打车来说,即使你是在上海天天打车,一年365天不停,你也几乎没有机会碰到一个熟悉的司机,而且你也不在乎这个事儿。但是对于货主来说,如果你每天碰到的都是陌生的司机和陌生的公司来给你服务,对这个货主来说绝大多数的情况是很可怕的。
从需求角度来说,不是说每人下载一个嘀嘀打车,就可以把门店关掉。更重要的是,一个行业的互联网化是内在的互联网化,不是少数几个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化。
大家知道小米为什么在三年之内干掉了全中国所有的手机厂商成为第一名,而且去年就已经达40亿美金估值吗?其实很简单,小米颠覆的就是门店。因为门店这个渠道花费太高,所以雷军用网站代替了所有的门店。其次,小米去除了所有中间的库存环节而去搞预售。这是小米成功的地方,也是作为一个传统行业互联网化成功的地方,就是因为他去除了库存这样的低效率环节,而且去除了门店这样一种中间角色。另一个案例就是余额宝,它省去了排队的无效环节,省去了营业厅这样中间环节的成本。
改变低效率环节,颠覆中介角色
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我们的低效率环节在哪里?我们的中介角色在哪里?增加、去除它们,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互联网化。
车队是中国货运里最低效率的一个环节。我得到一个数据,同一款车装同样的货物在同样的道路上行驶,在中国要比在欧洲的油耗贵15%。如果老板把油管死,那么司机就偷油,不让他偷就把货桥架起来空转;如果让司机包干,又产生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有多少辆车,最后你的油耗跟一个个体司机是一模一样的,不会有优化空间。所以,这两个办法都不是最好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不知道车上发生了什么。
我们每年要为信息、中介花多少钱?两年前统计过一次,中国司机每年至少打出300亿的电话费,都是在说“我到了,我出发了”,300亿的电话费都是为了一个沟通。我们再看看门店,几乎一个门店90%的面积用来填单子。而一张单子在二级城市大概有50块钱的成本,这一单能不能赚50块还不一定,仅仅为了这个信息就要花50块。再看看信息部,也就是那些炒货的,每年公路货运也要花掉600亿。
怎么办?首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完全不是一回事。
避免被颠覆,仅仅信息化是不行的。就像银行为了解决排队问题搞的信息化(也就是拿号),还是不能对抗余额宝。因为这个不是互联网化,拿号不能解决这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只是让排队稍微可控一些。
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个人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或者说直接的连接,或者说你想干什么最好不要通过任何形式的中介,直接通过互联网跟它连起来。
比如说我们想管车里的油,可是谁最清楚车里的油合不合适呢?是发动机。所以,我们应该和发动机直接联系起来,这样的话在司机和我们之间就有一个公平的全透明的有关油耗的所有的信息,我们再基于这个来彻底改变我们的车队管理方式。
还有司机每年需要打300亿的电话,实际上他们不需要打电话。如果你能够跟司机的手机直接联系起来,所有中间环节做订单的人和这个成本都是不需要的,所以就可以颠覆整个作业环节。
如果我们有非常稳定或者基本稳定的合作伙伴,并且能够跟这些外协的车辆连接在一起,我们就可以避免一次又一次的中介费,这样就可以颠覆我们的采购环节。
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能够跟货主直接联系起来,就可以颠覆中间的所有低效率的销售环节。大家看到“人人快递”,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实际上今天很多的快递公司老板对这件事儿感到非常恐惧,因为他们已经每天有10万单以上。它什么都没有,就是给所有的货主都装一个APP,直接跟货主联系起来。这是一件非常具有颠覆性的事情。
刚才所讲的颠覆,都是说货运公司要用自己的力量,颠覆我们内在的作业环节、采购环节和销售环节等,让成本和效率发生重大的变化。
我认为货运的互联网化就是智能互联你的车队、司机、线路、货主、外协伙伴等等这些货运最基本的元素。也就是说用互联网把这些货运当中最基本的元素直接联系起来,而且是智能地联系起来。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颠覆内部以及外部一切多余的中间环节和低效率环节,彻底改变货运的内部管理跟合作伙伴的协作,以及对外的交易方式。我想这就是我们货运的互联网化。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